近年极端气候多发引灾难 专家:造成“气候难民”
中新网5月28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8日报道,战争、内乱、暴力冲突等人祸是引发难民潮的主因,但专家指出,气候变化造成的天灾也能迫使一个国家的人民大举出逃,成为“气候难民”。
近年来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气候令许多国家遭遇严重的干旱或洪灾。最近在德国柏林召开的联合国气候问题研讨会,就重点讨论了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出,目前非洲东部及南部的持续干旱已造成5000万人直接受灾。
埃塞俄比亚一场强降雨,引发严重的洪灾;索马里正遭遇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多个省份的农业遭破坏。而在马拉维,旱情导致当地连续两季颗粒无收。
日内瓦“境内流离失所监测中心”(IDMC)最新研究显示,过去八年,全球有两亿多人因自然灾害被迫离开家园或紧急疏散。全球移民数据分析中心(GMDAC)也强调,在讨论难民逃难的原因时,气候变化已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不过,国际移民组织气候专家沙扎诺尔指出,出于气候原因而逃难的人,通常不会逃往遥远的外国,大部分都会留在本国境内,因此,极端气候并不会造成大规模的跨国难民或移民潮。
全球移民数据分析中心专家梅尔德同意这一观点,“一个人要是没有钱买车票、飞机票,的确也去不了什么地方,只能前往最近的城市,或另一个省份。”
她指出,气候难民的问题不仅取决于气候,还包括地方当局应对灾害的能力。她研究六个国家的移民现象后发现,当地方当局对救灾力不从心,而民众也对灾情毫无准备时,环境及自然灾害就会促使民众逃难。
她以同处伊斯帕尼奥拉岛的多米尼加和海地这两个国家为例,表示多米尼加有完善的疏散预案,当局知道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而民众也对预案有所了解。
但是在相邻的海地,既没有预防措施,也没有足够的人员和资金,还缺乏必要的防灾信息。
她还说,根据多米尼加及海地的案例,受灾民众如果决定逃离家园迁往其他地区,通常都是正确的决定,因为他们通常很快就能在新的地方找到工作,并接济那些没有逃难的家人,而这种接济往往快过国家提供的救助。
此外,与会专家也结合非洲东南部的情况指出,一个地区受灾时,邻近国家应该在政治层面上提供帮助,例如签发专门的签证给气候难民,让他们能够有秩序地迁徙。
专家认为,如果这一构想能够落实及贯彻,造成灾民迁徙的气候灾害,还可能对促成区域合作具有正面意义。
过去八年,全球有两亿多人因自然灾害被迫离开家园或紧急疏散。在讨论难民逃难的原因时,气候变化已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