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克强开启亚欧之行 年末外交之旅力推区域合作

2014年12月14日 10: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 郭金超)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4日上午离开北京赴哈萨克斯坦,开启新一轮亚欧之行,这也是李克强年内的外交收官之旅。

  接下来几天里,李克强将访问哈萨克斯坦并举行中哈总理第二次定期会晤、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出席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访问塞尔维亚、赴泰国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

  有分析指出,此行横跨亚欧,涵盖双边和多边机制化安排,访问不仅将增进中国与往访国关系,也将深挖潜力、力推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国家更好实现共同发展。

  经过约6小时的飞行,李克强将抵达此行首站哈萨克斯坦,这是中国总理时隔6年再次访哈。

  访哈时间虽只有两天,但内容丰富。期间,李克强将会晤多位哈方领导人,与哈总理举行中哈总理第二次定期会晤,出席中哈企业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等。中方期待访问实现三大目标,包括全面推进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特别是在能源、互联互通等领域打造新亮点等。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认为,中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与哈本国经济发展战略有很高契合度,双方料将加强此方面合作。“大家一拍即合,机遇非常好,此访要把概念转化为具体项目。”

  在哈期间,李克强还将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据知,与会各国领导人将总结上合组织过去一年各领域合作进展情况,落实杜尚别峰会共识,并提出加强各领域合作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等。

  安全和经济是推动上合组织不断前行的“两个轮子”。专家指出,在巩固安全领域合作同时,当前上合组织各成员加速驱动经济这只“轮子”的意向更明显。该组织成员都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各方通过上合组织这一平台与中方加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方面协调的意愿积极。

  中方对此持积极态度。中国副外长程国平表示,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进入务实合作阶段,中方制定的规划基本成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开放的、互利的,中方欢迎各方积极参与,共商大计、共建项目、共享收益。

  阮宗泽认为,安全和经贸合作齐头并进,上合组织成员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上合组织地区互联互通,不仅有利于成员国各自经济发展,也将为地区和平与稳定奠定更坚实基础。

  塞尔维亚是此行的第二站,李克强对该国的访问是中国总理28年来首次往访。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指出,两国有传统友谊,合作基础良好,此访对双方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规划两国务实合作,全面深化中塞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塞期间,李克强还将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16+1合作”)。此次会晤主题是“新动力、新平台、新引擎”,即:“16+1合作”为巩固中国同16国的传统友谊注入新动力,为拓展中国同16国的互利合作搭建新平台,为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打造新引擎。

  “此次中方提出‘16+1合作’为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打造新引擎,是一个新的提法,有助于中欧关系的全面、均衡发展。”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孔田平指出,中欧关系有不同层面的关系,“16+1合作”丰富了中欧关系的层次,对促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大有裨益。

  当前中东欧国家在基础设施改进上有现实需求。据知,“16+1合作”机制下的互联互通是此行一个重点。“这方面的合作将提升中欧合作的含金量,也必然有一些商业机会,但要取决于项目的可行性。”孔田平说。

  19日,李克强将抵达泰国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五次领导人会议。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涉及流域内6个国家: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本次会议旨在促进次区域经贸合作和互联互通,深化域内各国发展伙伴关系,并明确下一步合作方向。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蕴岭认为,大湄公河地区发展的瓶颈在于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问题,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倡议都符合GMS的期待。

  有分析亦指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部分,与中国—东盟合作互为补充。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多为东盟内部欠发达国家,中国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将有助于促进东盟实现均衡发展。

  “共同利益的拓展,需要实实在在经济项目合作为支撑。”周永生指出,此机制下的经济合作加强了,双方间的利益扭在一起,这既能夯实全面合作的基础,也能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关系发展。(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