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杂交谷子之父” 赵治海 带着“礼品”上两会

2015年03月03日 22: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题:“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 带着“礼品”上两会

  中新社记者 陈林

  “老赵,今年上会又带来什么新‘礼品’?”

  两会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总农艺师赵治海总是被熟识的委员代表如是问起。即便有媒体记者到访,也总会先打量他的行李箱。

  现年57岁的赵治海是中国知名谷子研究专家,其研发的“张杂谷”系列高产新品种将原来亩产200多公斤的谷子提高到400—600公斤,最高亩产810公斤,填补了世界空白,因此也被称为“杂交谷子之父”。该品种因抗旱、高产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推荐,已在埃塞俄比亚等非洲10个国家试种成功。

  五年前的两会上,捧谷穗走进两会的他曾引发媒体广泛关注,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场“点赞”。

  “那是我第一次带着‘礼品’上两会,主要是推广新研制成功的谷子。”赵治海说,事后农业部等多个部委都予以立项支持。

  此后,赵治海几乎把带“礼品”上会变成“惯例”:谷穗、谷酿黄酒、谷草粉……内容不断变换,却总离不开他所研究的主业谷子。

  去年,他带着张杂谷磨成的谷草粉,想转变思路把谷子用途扩大。吸引媒体目光之余,也把同团的一位农民企业家代表变成合伙人,“散会后对方就种植了3000亩”。

  谷子,古称粟,为五谷之首。由于产量和人工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等多方面因素,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沦落为“小杂粮”。目前,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储粮”名录上也不见其踪影。资料显示,全国谷子的播种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46亿亩减至目前的不足0.2亿亩。

  “小时候小米还是主粮,现在只能勉强说是杂粮之首”。每每提及谷子的辉煌不再,作为谷子“代言人”的赵治海总难免一声叹息。随后他又信心满满地高声说,他们研制的杂交谷子具备高产、节水、省肥、省药等优势,希望国家能恢复谷子的主要作物地位。

  中国粮食连续11年增产,而农业却面临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等问题。赵治海说,中国60%的耕地缺乏灌溉条件,7亿多亩农田常年受灾害威胁,5亿亩盐碱荒地有待开发利用。现在农业部门节水,减农药、化肥,转化农膜、秸秆和畜禽废弃物的思路让他看到抗旱高产谷子的前景。

  时隔5年,他再次带着谷穗上会,长长的谷穗如婴儿的胳膊。他说这是新研制的“张杂谷”,比上次的更抗旱、耐盐碱,旱地已达亩产400-600公斤,适合机械化作业。“有些缺水地区每亩限定灌溉350方水,这种谷子用80方水就可以。”

  “上次希望解决种植问题,这次是市场问题。”他说,技术已不是问题,关键是市场小。目前每年推广的面积只在200万亩左右,希望能引起国家层面重视,扩大盐碱地粮食种植面积,增加旱地粮食产量,为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做贡献。

  他坦言,对于自己带“礼品”上会的行为,有时也会有争议,有人说他作秀、吸引眼球。对此他表示,不怕别人说,依然会带着“礼品”上会,只要能切切实实能给国家做点贡献,“可以走点儿捷径”。(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