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抗战老兵等纪念中国战区受降70周年
中新网南京9月9日电 (记者 朱晓颖)9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南京保卫战老兵、历史学家及科研人员等聚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胜利70周年。
70年前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原一五四师三营三连老兵李高山,今年91岁。南京城健在的、有“南京保卫战老兵”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双重身份的老人还剩下两人,他是其中之一。
听力退化使得老人很难捕捉谈话,席间他一言不发。在多次沟通被问及关于“胜利”的感受时,曾参战保卫南京的老人突然激动起来:“胜利来得不容易,前辈的血换来今天,不要忘了历史,要珍爱和平。”
70年前的9月9日上午9时,在被中国人视为“三九良辰”的时刻,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的中国陆军总部大礼堂举行。当年受降典礼举办地,如今成为南京军区军史馆的一部分,展厅内多尊仿真人像凝固受降历史性一刻。
南京军区军史馆负责人徐建说,2005年,南京军区对受降典礼旧址进行原貌不变、修旧如故地保护性修缮,并有序对申请参观客流开放至今。
“总有人说南京是一座悲情城市,我30万同胞惨遭侵华日军屠戮,这固然是历史一部分;但南京同样是一座胜利之城,在中国抗战8年、付出3500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后,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的民族荣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朱成山说。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孙宅巍表示,历史是面镜子,南京受降“记忆”必须“遗传”:坚定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对战争南京乃至中国民众有着痛彻入骨的感受,决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复活;弘扬抗战精神,保卫中国独立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日,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张玉彪创作的大型油画作品《审判谷寿夫》首次面世。朱成山介绍,该作品将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容工程新馆永久展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