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小岗村的民主路标:从红手印到投票箱

2016年12月29日 17: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凤阳12月29日电 题:中国小岗村的民主路标:从红手印到投票箱

  中新社记者 梁晓辉

  一个半米多高、印有中国国徽的红色票箱,一大早被摆在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委会门口。在12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它等待着村民前来投下民主一票。

  这一天,小岗村民将选出所在地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按中国人大代表《选举法》规定,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所在地选民直接投票选出。在地方人大换届的2016年,如此最基层的民主实践正在全中国上演。

  天下着中雨,原定在村委会前广场举行的投票临时被搬到了室内。不大的空间里,领票处、写票处、秘密写票室一应俱全。两摞选票码在桌上,红色一摞是选举凤阳县代表的票,粉色是选小溪河镇代表的票。

  雨天并没有影响村民投票的积极性。92岁的许世兰一手拄着拐杖,一手被儿子搀扶着走进投票点。同意画圈,不同意打叉。在儿子的帮助下,不识字的她很快完成了写票过程。“候选人都认识,选出最能为我们说话的就行了。”她看着儿子将票投入票箱后,缓步离去。

  像许世兰一样,小岗村民对选举人大代表的认知都很明确,就是选出能为民众说话办事的人。这样的认知,来源于此前人大代表留给他们的印象。

  “大包干”带头人之一关友江是现任安徽省和凤阳县的人大代表。曾经为“包产到户”按下红手印的他,依然将敢说敢做的劲儿延续到代表履职中,他说:“小岗村发展已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离村民期待还有距离,大家希望腰包能更鼓。”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1978年,关友江等18个人自发在“生死状”上按下红手印,开始了“包产到户”的农村土地改革尝试。如今通过土地流转,大多数村民的土地都交由大户经营。空闲多了,村民渴望进一步富起来。

  为此,关友江近几年在“串门儿”中集纳村民想法,向县人大和省人大分别提出议案:修建凤阳县县城公路,以改善物流交通;在小岗村建设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销售。两个议案得都到办理,村民的“愿景”目前正变为现实。

  “让我说民主,我认为这就是民主。”关友江说,听老百姓说话,为老百姓说话,老百姓能通过我们改善生活,“这就是民主”。

  小溪河镇党委书记殷星昌将这种改变看在心里,深受鼓舞。他也是此次镇人大代表的候选人。在选举日前一天的候选人见面会上,他立下了“小岗村民‘钱袋子’不鼓起来我不走”的承诺,赢得一阵掌声。村民说,他讲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尽管同在一村大家都彼此熟悉,但按照规定,选委会还是组织了这场正式的选民见面会。只不过这里没有西装革履,也没有竞选“纲领”。在候选人的大白话中,选人大代表就是要选出小岗村的“代言人”,无关个人成败,却关系着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

  临近选举日中午,最后一波村民完成了投票。几个选委会工作人员用伞遮着票箱走进村里,让那些不方便外出投票的村民在家行使民主权利。

  这一幕让关友江有些感慨:“38年前,我们决定自己命运需要冒着生命危险按下手印。今天我们把票投进票箱,就能当家作主。”(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