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应变,五中全会瞄准高质量“现代化”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电 题:以变应变,五中全会瞄准高质量“现代化”
作者 张子扬 黄钰钦 郭超凯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29日发表会议公报。在这份六千余字的公报中,外界关注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以及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清晰呈现。纵观这两份目标任务书,既对实现短期目标进行了精准规划,亦明晰了中长期远景目标的达成路径与节奏。
观察这份公报,两个关键词颇为醒目:一个是“变”,另一个是“高质量”。透过这两个关键词,一个迈上“新的大台阶”的中国的轮廓清晰可见。
——以“变”应对未来之变
首先,外界注意到,公报中关于“四个全面”的提法发生最新变化——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从过去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现在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认为,这是对未来提出更高的要求。
“接下来的五年和十五年,在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基础上,再讨论怎么样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体现出目标的转换,其核心就是现代化的国家应该长什么样,怎么样去描绘她的形态,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这一新提法非常值得关注。”马亮分析说。
梳理公报还可以发现,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基于当前特殊时代背景和复杂的外部环境,未来一段时期如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无不印刻在执政党对于国家未来的布局中。
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认为,首先对于“识变”,能否对国际发展的大势有一个准确判断非常重要。只有对国际大势有清醒认识,才可能不被乱象迷惑。
其次,因应国际大势亦须及时应变。高飞说,例如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正是全球挑战之一。能否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能否行稳致远,是影响到未来能否实现目标的重要因素。
第三,要主动去求变。高飞认为,能不能下好先手棋、做好预判,关系到是否能在复杂环境当中取得主动,主动求变会使我们解决问题时更加游刃有余。
——“高质量”标准下的现代化
受访学者注意到,此次全会公报中,多次提及“高质量”。
对于目前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未来的“高质量”所涵盖的领域更为广泛:包括高质量就业,高质量供给引领,高质量教育以及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
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看来,“高质量”是与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换句话说,中国二〇三五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现代化应是一个高质量的现代化。而如何实现这一现代化,外界注意到公报将“创新”放置在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基础上,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竹立家认为,当前,中国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此征程中,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竹立家看来,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步步走过来,都是在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业。“前人没干过的,我们就得创新,通过创新来实现发展目标。而通过公报可以看出,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高质量的现代化”。
高飞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一直强调高质量发展,实际上就是要转变发展的动能和增长的方式。其中最有潜力的方式,就是通过创新来挖掘增长的动能,提升在产业链、价值链当中的地位。中国要实现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仅仅依靠粗放的生产已经不适应长远的发展,因此必须在技术方面有所创新,保证中国在世界竞争中的新优势。
“另一方面,当前的国际形势使得中国意识到最大的短板在技术上,创新是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既是保证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是在世界上保持可持续的长久的竞争优势的关键点。与此同时,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也密切关联,创新驱动是最明显的高质量发展方式,亦是实现高质量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高飞说。(完)
- 专题:十九届五中全会
国内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12日 10:24:32
- 2025年01月11日 12:40:22
- 2025年01月10日 18:39:24
- 2025年01月10日 15:01:14
- 2025年01月10日 14:56:16
- 2025年01月10日 10:12:26
- 2025年01月10日 08:50:26
- 2025年01月10日 07:21:31
- 2025年01月09日 17:01:41
- 2025年01月09日 16: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