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祖父马叙伦 马今:承继多党合作我们这一代义不容辞
(中共百年华诞·同行)回忆祖父马叙伦 马今:承继多党合作我们这一代义不容辞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题:回忆祖父马叙伦 马今:承继多党合作我们这一代义不容辞
中新社记者 邢利宇
“承继祖父他们的精神和多党合作事业,是我们这一代党外人士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回顾祖父、中国民主促进会主要创始人马叙伦的一生时,马今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
今年适逢中共百年华诞。回顾过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党派自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以来,合作初心始终不改,理想信念坚定如磐。
马叙伦的一生经历了大清王朝、北洋军阀、中华民国,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马叙伦留下政治嘱托。
谈起祖父马叙伦,马今印象最深刻的是1985年4月27日,她随父母到北京参加“纪念马叙伦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习仲勋代表中共中央对祖父革命的一生作出高度评价”,马今回忆,其中一句评价是“他是中国人民无限忠诚的公仆,是同中国共产党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知心朋友。”
1970年祖父去世时,马今3岁。虽然没有见过祖父,但通过查阅资料和倾听父辈讲述,祖父的形象在她心目中越来越清晰。
“祖父跟李大钊等中共早期领导人都是私交甚笃的朋友。”马今说,特别是跟李大钊,共同经历“索薪运动”“挽蔡运动”等多次斗争,革命友谊和私交都甚笃。
1924年,马叙伦在任教育部次长。彼时内务部得到密报,“共产党首领李寿长”在各校积极活动,咨请教育部查明追捕。马叙伦知道“寿长”是李大钊字“守常”的音讹,当即将咨文压下,并急速密告李大钊及时隐蔽。
急难中掩护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非只一次。马今回忆,祖父在他所著《石屋余渖》中有一段生动记载:往在北平,中国共产党领袖陈独秀从上海来,住东城脚下福建司胡同刘叔雅家。一日晚饭后,余忽得有捕独秀讯,且期在今晚。自余家至福建司胡同,可10余里,急切无以相告,乃借电话机语沈士远。士远时寓什方院,距叔雅家较近。然无以措辞,仓卒语以告前文科学长速离叔雅所,盖不得披露陈独秀姓名也。时余与士远皆任北京大学教授,而独秀曾任文科学长。故士远往告独秀,即时逸避。翌晨由守常乔装乡老,独秀为病者,乘骡车出德胜门离平。
李大钊牺牲后,马叙伦也曾洒泪写下诗篇:唯物史观论较新,李君物望冠人伦;纵教柴市成仁去,无限青年从理真。
抗日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一大批民主爱国人士团结形成重要的爱国民主力量。1945年12月,马叙伦与王绍鏊、许广平、周建人、赵朴初等文教和工商界进步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主促进会,他并当选常务理事。
1946年6月23日,中共代表团在南京同蒋介石进行和谈期间,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也赴南京呼吁和平。当请愿团抵达下关车站时,国民党派遣特务暴徒大打出手,马叙伦等代表多人身负重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下关事件”。
当时中共代表周恩来、董必武等深夜赶到医院慰问。周恩来对马叙伦说:“你们的血不会白流的。”马叙伦则表示,“中国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你们身上。”马今说,经她查阅资料,发现祖父后面还有一句话,外界很少知道——马叙伦说,“我过去总劝你们少要一些兵,少要些枪支弹药,看来你们的战士不能少一个,枪不能少一支,子弹不能少一粒。”
“这是很大的变化。”马今认为,祖父此前并不完全认同武装斗争。下关事件后,祖父主动提出必须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武装斗争。“这是在长期的斗争中,思想认知上的变化。面对国民党反动政府一系列的残暴罪行,祖父从心里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真正的希望所在。”
此后,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参加新政协筹备、参加开国大典……马叙伦积极投身迎接新中国的各项工作。新中国成立后,马叙伦担任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部长和第一任高等教育部部长。
“中国民主党派的存在和发展,是和共产党的领导分不开的”,马今说祖父始终主张“各民主党派都是共产党领导和帮助下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一部分,和共产党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1995年,马今加入中国致公党,成长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作为后来者,我们承继的不仅是先辈的血统,更应继承他们的精神和品格,那种思想上的先进、信仰上的坚定和行动上的自觉。”马今说。(完)
- 专题: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国内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25日 17:32:23
- 2025年01月25日 10:16:26
- 2025年01月25日 09:43:10
- 2025年01月25日 00:17:48
- 2025年01月24日 21:26:47
- 2025年01月24日 15:25:37
- 2025年01月24日 15:15:36
- 2025年01月24日 14:58:57
- 2025年01月24日 13:57:51
- 2025年01月24日 11: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