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柯文哲是要引爆另一场房地产灾难?
中新网12月12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12日文章表示,当台北市长当选人柯文哲宣称要寻找有魄力的执行者,以打破台北没有执行绩效的困境时,我们不禁要担心的问,利用民众生活升级的期待,却只以房地产权利变换为诉求,完全漠视社会公平分配的落伍城市更新政策,不正是社会导致不公不义的渊薮吗?我们更担心的是,柯文哲的魄力会不会是另一场房地产灾难?
文章摘编如下:
这次选举的翻盘,民众对当前台湾社会发展的不满发酵,来自政策错误所导致社会贫富扩大、社会分配极度不公平的反动。其中最关键的不就是房地产这个魔咒?相对的剥削感、房价背离经济发展的困惑,不正是年轻人焦虑的核心?解除这个魔咒所带给这个社会的痛苦,不就代表城市应该有另外一种发展的典范?
近代社会城市发展中,房地产是社会发展的双面刃。先进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发展中对房地产的控制极严,透过各种住宅政策,一方面必须确保房地产作为社会火车头的动力,却又要防范社会财富扭曲所导致的社会对立,除了各种多元、复杂之社会补贴和房价控制政策外,避免房地产成为社会财富不当转换的载体。
1987年当局开始带头在城市中公开抛售公有土地,带动了房地产与城市发展的失控。台湾土地以“资产”和“税收收益”的方式被释出。然而高价土地的释出,垫高了建设和营建的成本,迫使房屋成为高价的商品,不但带动周边私有土地的炒作和上涨,所贩卖的土地也因为高价,变成有钱人追逐的商品,更进一步破坏扭曲了社会结构的稳定。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居住人权根本在这个起点就已经被瓦解了。大家痛恨至极的“帝宝”不就是这个经验的明证?
当前的城市更新不能再只是锁定解决城市环境与生活质量,必须建立城市再生的新论述,透过整合性社会公平分配配套的机制,来控制和破解房地产操控城市发展的魔咒。这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所有土地在城市更新中扮演新的角色和功能。其中公有财产非资产化,而以“社会资产”的方式投入城市更新是最重要的关键。
城市更新因此可以有全新的逻辑,其中公有财产处分的非市场化,当局不应该追求土地上的直接获益,而是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让土地再利用的效益,回归社会正义与公共利益最大化。其次,公有财产处分的财务归零,城市更新与土地开发各种公共设施的投入需要高度的资金,但是透过政府土地受益的归零,让整体土地发展能够回归社会可承载的发展成本。
台北必须创造新局,借着民气,冻结公有土地的资产化,把财务归零的公有土地积极投入城市更新过程中,创造城市最大的公共利益与价值,不仅能够快速达阵,更启动了解放扭曲社会价值和城市发展力量的集体制约的过程,也让城市回归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城市发展。(曾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