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贝:“互联网+”时代华文媒体要找准定位
8月22日,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来自5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何亚非主持开幕式。 中新社发 熊然 摄
中新网8月23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8月22日上午,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开幕式后,主办方举办了以“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为主题的高端论坛。欧洲时报传媒集团总裁张晓贝出席论坛,并针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变”与“不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张晓贝以《欧洲时报》的发展为例,解释了“转型”的重要性。他说,“其实,《欧洲时报》原是一家平面媒体。但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纸媒其实也在发展。我们从一份日报、一份周刊起步,到如今,《欧洲时报》已经有了一份日报和五份周刊。而到今年底,我们可能会有一份日报、七份周刊,然后还有外文的月刊,以及专门做美食的杂志。如此说来,纸媒依然有其发展的空间余地。”
“不过,在这一形势下,我们不能只守住纸媒,还要适应现在提倡的‘互联网+’时代,亦即向全媒体转化。”为此,《欧洲时报》在将纸媒发展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开始触及新媒体领域。
张晓贝指出,“我们有2个网站,分别为新闻网站和社区网站。我们还有2个微博以及6个微信公众号,到年底,我们可能会把这一数量发展到10个。此外,《欧洲时报》也有视频,目前正在筹做网络电视,不是做传统的电视,我们叫它微视频。”
谈及海外华文媒体在新时代下的发展,张晓贝认为,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他解释说,“在海外做媒体,有其‘变’与‘不变’。‘不变’就是我们的职责、我们的使命、我们的担当。做新闻媒体一定要守住底线,如果放弃了底线,媒体就没有生存的基础,也没有任何意义。”
至于华文媒体的“变”,张晓贝提出,要转变的是思维方式。所有的主流媒体都面临这个问题。
不过,张晓贝相信,媒体的生存余地不会消失。“作为一个海外媒体,只要你看准自己的位置、发挥你的影响力以及一定的作用,那么你就一定有生存的基础。”
最后,他以一句西谚与华文媒体从业者共勉:“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对此,他解释道,“在多元世界,必须用全媒体形式,来满足不同读者用户的需求。媒体要放下自己的架子,真正以用户思维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只要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生存的余地。”(周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