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马术设计师的第三次“中国全运”之旅
中新社天津9月2日电 题:瑞士马术设计师的第三次“中国全运”之旅
中新社记者 刘家宇
坐在马术比赛成绩屏幕右前方,保罗·威尔认真记录着每位选手的撞杆次数,看到有骑手零罚分通过,他情不自禁地站起来鼓掌。
保罗·威尔是本届全运会马术比赛路线设计师,已年过八旬的他思维缜密、步伐矫健。保罗·威尔说,他的路线设计原则是:充分考验骑手对马匹的控制能力,给优秀骑手充分的发挥空间。
赛前一直陪伴保罗·威尔丈量赛道的李文倩感慨,保罗·威尔是一个十分严谨的人。他提交的路线设计图中,除准确地标注每一道障碍的长、宽、高外,障碍杆的颜色、类型、距离亦十分清晰。
“每场比赛前,保罗·威尔都要手持轮尺,来回丈量几次。”李文倩说,为保证障碍杆是移动的,不让马匹绊倒,他都会用手使劲晃动一下,并抬起来颠一颠。
保罗·威尔此前是一名优秀的马术骑手,曾连续参加过多届奥运会,有3年的奥运会马术教练经验。他说,四年一届的全运会对每位中国骑手来说都弥足珍贵,他会用心摆好每一个杆,对每一道障碍负责。
此次天津之旅已是保罗·威尔第三次为中国全运会马术比赛设计路线。与参加第十一届济南全运会、第十二届沈阳全运会不同,在本届全运会路线设计中,他融入了更多“天津元素”。在比赛现场,多片障碍板上绘有杨柳青年画图案,使赛场充满喜庆之感。
在马术场地障碍个人赛预赛中,保罗·威尔在“水障”前摆放了单横木障碍,在“水障”后摆放了双横木障碍。由于中国骑手特别容易在通过“水障”时加速过猛,双横木障碍的设计能很好考验选手的收控能力。
在马术场地障碍个人赛决赛中,保罗·威尔还创意性地在两个双横木之间摆放四棵绿植,这也对选手的控马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十分巧妙”是本届全运会马术场地障碍裁判长沈筱玥对赛事路线设计的评价。她说,这次路线设计难点多、区分度高,比赛十分精彩。
已走过超55个国家,为上百场比赛设计过路线的保罗·威尔,桂冠无数,声名远播。他说,1998年第一次接触中国时,这里的马术水平很一般,但最近几年这项运动在中国的进步可以用“神速”形容。
“最近十年,每年我都会来到中国,已深深爱上这里。”保罗·威尔知晓中国的朝代更替,对中国的桥文化十分着迷,如今还学会了“你好”、“谢谢”等简单的中文。他说,过去,很有幸能见证中国马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希望有更多机会参与其中。
提及如何能做到65年坚守一项事业?保罗·威尔笑言,热爱是最好的营养。(完)
专题:2017天津全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