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审判》:一次远渡重洋的“旷世追索”
中新社上海12月4日电 题:亚洲电视奖最佳系列纪录片《东京审判》:一次远渡重洋的“旷世追索”
作者 王笈
12月1日新加坡,由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制作的系列纪录片《东京审判》斩获第21届亚洲电视奖最佳系列纪录片大奖。总导演朱晓茜却未出现在领奖台上,她正为《东京审判》新一季的制作做最后的冲刺。
12月3日晚,忙碌了数日的朱晓茜在上海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专访。她说,从业20多年一直在做纪录片,也获奖不少,但这一次对自己来说意义重大。
时间倒转至2015年初,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朱晓茜团队从众多选题里挑中了“东京审判”,决定以系列纪录片的方式回顾1946年至1948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二战首要战犯的审判。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材,也有不少人做过,但我们想从更新、从现代的角度,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用大量当时庭审上的直接对白、现场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来构建整个故事。”朱晓茜说。
为了尽量做到还原历史的真实,客观表现东京审判是文明的审判、正义的审判,朱晓茜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合作,将其作为学术依托。摄制组并邀请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浚之子向隆万和他的妻子,进行了一次远渡重洋的“旷世追索”。他们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的700多卷胶卷中,找出了100多卷与中国代表团有关的内容,收入《东京审判》。其中,中国末代皇帝溥仪控诉日本人不让其去奉天上祖坟等诸多影像,在中国国内均属首次面世。
朱晓茜称之为一个“小成本、高效率”的“奇迹”,因为受出访时间限制,当时摄制组仅在美国呆了7天,扣除路上时间后,实际“泡”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里用于资料采集的时间就只有3天。
摄制组能顺利完成“海量”素材的采集,朱晓茜坦言,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成功的关键。“在这之前,向隆万已经连续好几年到美国国家档案馆寻找资料,想要更加了解自己的父亲。我们也在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写好了整个故事结构,标明需要哪些素材,定向采集这些影像资料,最终构成了《东京审判》非常珍贵的历史画面。”
为了做到每一处史实都有据可循,摄制组还赴美、德、日进行实地拍摄,采访了目前世界上研究东京审判最权威的专家学者,包括西方研究东京审判第一人大卫·科恩、日本东京审判研究第一人粟屋宪太郎等。其中,不少日本学者都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媒体。
“我们采访的日本专家学者,很多就是研究南京大屠杀的,他们还是有反思的,”朱晓茜回忆,“但在日本拍摄的时候,我们发现,日本的年轻人对(东京审判)这段历史知道的不多,教材里面也没有,历史考试也不会考这段。”
摄制组还采访了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采访中,鸠山由纪夫批评了安倍当局试图否认东京审判的行为,认为这将会对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颠覆,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东京审判》获颁亚洲电视奖最佳系列纪录片大奖,在朱晓茜看来,反映了亚洲主流意识对人类良知的共同感知,国际评委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珍惜达到了一个共识。
她还向记者透露,新一季《东京审判》现已完成制作,将站在国家立场,以大开大合的恢宏之势,呈现这段重要历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