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Media999 ad




新闻大观>中新专稿>新闻报道

厉以宁:中国选择的改革方式是正确的

2000年10月25日 16:4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开辟了道路。在改革经历了二十年之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顾改革的历程时,不能不感到我们所选择的改革方式是非常正确的。我所著的《面对改革之路》思考了这些问题。

   要知道,计划经济体制由若干个次一级的体制组成,例如计划的企业体制、计划的财税体制、计划的金融体制、计划的价格体制、计划的劳动用工体制与人事体制等。它们彼此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个次一级的体制依存于另一个次一级的体制,而另一个次一级的体制又依存于第三个次一级的体制,盘根错节,难解难分,此存则彼存,此损则彼损。于是,要想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对任何单个的企业或单个的居民个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这清楚地说明,要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分艰难。假定改革方式选错,比如说,选择某些国外经济学家所推荐的“休克疗法”,即全面放开价格的改革方式,中国经济只可能陷入混乱状态而不会有目前的成就。

   中国所选择的改革方式是:先从农村改革开始,再转入城市改革,而在城市改革中,以企业改革为主线,同时进行经济方面的一系列配套改革,逐步取得胜利。价格放开是渐进的,价格改革不是改革的突破口,但改革的最终成果必定是自由市场市价。实践证明这种改革方式的正确性。

  农村的改革使家庭承包制确立下来,到八十年代初,农村面貌大变,农民的温饱基本解决,农民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增多,市场商品日益丰富。这一切全依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路线的正确。正是由于农村改革取得成就,所以从一九八四年十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起,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入城市。

   在城市改革中,假定不以企业改革为主线,改革不仅不可能真正有所进展,而且更可能使物价连续上涨不已,最终导致改革停顿、流产。这是因为,企业改革的核心是界定产权,政企分开。各种配套改革都同产权改革有关。要让投资主体承担投资风险,而不进行产权改革,投资主体怎么可能承担投资风险,怎么可能同市场经济相适应?再如,金融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是把专业银行改造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这同样是一个产权改革问题。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是以界定产权、明确产权为前提。要使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金融企业,必须使商业银行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这不是产权改革是什么?最后,以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来说,要建立企业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企业工伤保险制度,以及要合理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如果不进行产权改革,不理顺企业产权关系,各种社会保险基金如何由社会统筹?社会保险基金又如何能在社会范围内运营并使之保值增值?可见,产权改革的确是推进经济改革的关键。

  [全文1964字,传媒索稿请同中新社专稿部联系电话:68329955—3754 3745 传真:68316637电子信箱:ZhuanGao@mail.chinanews.com.cn]

  



新闻大观>中新专稿>新闻报道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电讯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Media999 ad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