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Media999 ad




新闻大观>中新专稿>新闻报道

李义虎:为两岸统一出谋划策的著名学者

2000年11月27日 10:53

             陶岚

  常常在电视上看到李义虎就台湾问题发表看法,当我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见到他时,便几乎没有了那种陌生感。和他交谈,深感他沉稳而不乏轻松,理性而不乏幽默,严谨而不乏坦诚。他给人的,就是这样一种新型的学者形象。

  多年来,李义虎在台湾问题和国际战略问题两个研究领域取得很大成就,科研成果突出。特别是在台湾问题研究方面,被国内台湾研究领域公认为少数几位取得较大学术成就的年轻学者,在该领域具有权威的学术地位。港台媒体更把他与另外两名学者一起称为大陆对台研究的“三剑客”。

  面对这一切,李义虎表现得很淡泊。他说:“教书是我的本职工作,不能忽视。而祖国统一大业也很重要。作为一个研究台湾问题的学者,我当然要倾情投入,做一些我应该做也能做的事情。”  

     从小喜欢国际知识想当外交官

  要说成就感,大概可以追溯到小学时代。那时侯,连老师都要向李义虎请教有关国际方面的一些知识。

  没有什么外在的影响,李义虎好象天生就喜欢研究国际问题。还是在小学一、二年级,亲戚朋友到家里来,总要考一考他这方面的知识。这难不倒他。很多国家的国名全称、首都、总统、总理甚至外交部长,他都背得滚瓜烂熟,脱口而出。

  七十年代不象现在这样资讯发达,那么李义虎通过什么渠道了解这些呢?看报纸。象《北京日报》,他只看时事和国际消息。父亲偶尔从单位里带回来几张当时还是内部出版的《参考消息》,更让他如获至宝。

  李义虎至今还保留着那时侯买的《国际知识》,厚厚的一摞。那是他把家里给的糖果钱省下来买的。现在已经发黄的纸张,曾给了他多少的知识和快乐,全在上面记着。五年级的时候,《北京少年》杂志的一名记者专门访问了他,把他树为一个爱学习的榜样。随着一篇题为《学习时事,放眼世界》的文章的发表,李义虎一时成为学校和住家周围的“名人”。

  那个年代,中国的外交也取得很大成就,比如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的重大突破、外国国家元首的来访等等,都在报纸和新闻纪录片上有所反映。喜欢看电影的李义虎,更热衷于正片放映之前插播的那几分钟《新闻简报》,因为那里面很多是外交方面的内容。外交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年幼的李义虎就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

  于是,他给自己立下了理想:做一名外交官。因为外交官不但风光,而且有时候甚至可以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要当外交官,当然要懂外语。那时学校里不开外语课,他就跟着收音机自学。英语的基础,就是那样打下的。后来他还一度学过日语、西班牙语。

  一九七九年,李义虎参加高考,成绩位居北京前三十名内。以这样的高分,读北大、挑选专业,都不成问题。其实当时的国际政治专业在北大并不突出,老师也建议他选别的专业,但是李义虎谢绝了,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国际政治专业。

     实际工作中开始转向学术研究

  别看李义虎在中学里不但学习成绩突出,而且还是班上的干部,但跨进大学校门,他却只想好好读书,不再参与学生事务活动。所以,在填写档案时,他把曾经担任过班长、团支部书记的历史统统忽略不计。

  高考结束后,李义虎一度以为这是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考试。进入北大后,他才知道,其实还有很多考试在等着他,而且,就文科的课程来说,不少内容是需要死记硬背的。他不习惯这种考试方法,对考试成绩也不太在意。他有自己的想法,除了应付课堂学习外,他把重点放在了阅读大量的课外书上。事实证明,这对他以后从事学术研究是极其重要的。

  大学四年级面临毕业分配时,李义虎对将来职业的选择产生了动摇。他感到,从事理论研究,可能比做实际工作的贡献更大。因为许多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历史的影响很大,甚至可以创造历史。这个想法在他读研究生时更加坚定。他想起曾在学校图书馆看到的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主办的刊物,很有特色,不是纯理论、纯学术刊物,其中还有一些政策研究内容,于是,他便报考了这个研究所。毕业后,留在所里工作了一年。

  人往往是这样,失去了某种东西,才知道它的可贵。远离了学校,李义虎才感到学校的好处,因为学校可以赋予人最大的自由度。他相信,按照科研工作的规律,最好是由自己支配时间。他决定调回北大。

  这时的李义虎,已经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及撰写专著。他撰写的《均势演变与核时代》、《世界的裂变与弥合》、《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台湾十大政治事件研究》等著作,引起同行关注,他也因此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李义虎现在是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政治系主任和台港澳与世界事务研究所所长,北京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长。他说:“教书和学术研究,将是我终生的职业。”

     多次为对台部门提供政策咨询

  一九九二年,李义虎把研究重点转向台湾问题。他意识到,台湾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他曾看过其他台湾问题专家的文章,发现他们拥有很多资料,透露了不少信息,但是欠缺的是理论厚度,而研究的角度也多是“孤岛思维”,也就是就台湾问题看台湾问题。其实,影响台湾问题的因素很多,比如国际因素。而他的优势在于,可以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出发,为台湾问题研究开辟新的视野,给台湾问题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李义虎的想法与学校的计划不谋而合。于是,他在北大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很快,他开设的台湾概论、台湾政治经济专题等成为学生选修的热门课程。

  近几年,李义虎曾四次访台,接触了许多政界、学术界人士,和他们开诚布公地交流统一的话题,甚至和一些台湾高层人士建立了较为密切的个人关系。据说,直到现在,每逢新年和李义虎的生日,曾任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的焦仁和都要给他寄贺卡。

  由于他在台湾问题研究领域独特而权威的地位,自一九九五年台海危机爆发以来,李义虎多次参与国家对台斗争决策的咨询工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对台政策的制定出谋划策。

  [全文3565字,传媒索稿请同中新社专稿部联系电话:68329955—3754或3745

  传真:68316637电子信箱:ZhuanGao@mail.chinanews.com.cn]




新闻大观>中新专稿>新闻报道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电讯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Media999 ad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