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滚动新闻新闻大观中新图片中新财经图文专稿中新专稿中新影视中新出版品中新电讯中新专著中新英才



新闻大观>中新专稿>新闻报道

内地中草药材业闯入“红灯区”

2001年4月12日 20:49

  作者:田旭

  有人形容内地中药材种植“就象种草一样地快速发展”实不为过,因为盲目种植造成了产品质量下降,已使中国沦为日本、韩国之后的二类中药材生产和出口国。作为传统中药的发源地,中国在世界整个植物药市场上的地位与其丰富的资源极不相称,内地中草药业已经驶入“红灯区”。

  造成这种局面原因很并不复杂,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医学界代表普遍认为,是急功近利的“短视经济”和管理失控使然。不遵循科学规律,“以大促产”和“以多求好”种植观念,长期影响中草药行业,造成后果十分严重,市场货源充足,而真正高质量、高价值的高档产品并不多,更可怕地是,一些优良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也开始退化。这种局面从根本上打击了内地中草药市场的整体发展,内地中草药业已经到了重新整合的关键期。

  无可否认,中国仍是世界上中药材种植和生产的大国,但目前还是以单纯原料为主要出口。自八十年代以来,中药材人工种植迅速发展,各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纷纷把中药材种植做为发展当地经济的棋子,种植热持续升温,品种开发已经到三百种,种植面积约六七百万亩。中药生产基地达六百个,年产约三十五万吨,其中用于出口的占百分之七十五。但中草药是特殊产品,“少了是宝,多了是草”。盲目引种使许多中药材失去“本土化”,打破了药材与地域间的密切关系。

  [全文1140字,传媒索稿请同中新社专稿部联系电话:68316616 88387530 刘小姐

  传真:68316637电子信箱:ZhuanGao@mail.chinanews.com.cn]




新闻大观>中新专稿>新闻报道


滚动新闻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品 |中新电讯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联系我们

新闻标题检索:
主编信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