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供稿服务



首页>>中新专稿>>新闻报道

沪上文坛“阴盛阳衰”

2001年09月13日 11:10

  作者:方园

  在不久前举行的“都市文化与女性写作”研讨会上,上海文坛“阴盛阳衰”现象引起与会者的浓厚兴趣。男性作家赵长天坦言:“这是正常现象,而且将会持续下去。”

  从“五四”到二十一世纪,各个时期上海文坛都涌现出一批女性作家。诸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庐隐、白薇;三十年代的萧红、罗淑;四十年代的张爱玲;五、六十年代的菡子、茹志鹃、黄宗英、欧阳文彬等。近二十年来,上海文坛上的女作家更是灿若星河。王安忆、戴厚英、王小鹰、竹林、陆星儿、殷慧芬、程乃珊、蒋丽萍、王晓玉、陈丹燕、秦文君、王周生、唐颖、须兰......举不胜举。女作家们,不仅中短篇写得漂亮,长篇巨轶也驰骋自如。王安忆的《长恨歌》获得茅盾文学奖,她是内地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北京人评她的作品时,常常用“大气”来概括,上海人则称王安忆为中青年女作家中的“大姐大”;戴厚英的《诗人之死》饮誉海内外,不幸在自己家中被人杀害,否则很可能继续有佳品问世;王小鹰的《丹青吟》获上海文学大奖;殷慧芬的《汽车城》众口叫好......

  上海文坛为何“阴盛阳衰”,而且似乎“愈演愈烈”。赵长天说,女性对于社会、人、细节的观察比男性敏感,感受力强。女性对于都市的投入也比男性大,爱也似乎比男性深。如果强调史诗,男性占主导。如果反映城市生活,那么肯定女性比男性强。

  [全文1081字,传媒索稿请同中新社专稿部联系电话:68316616

  传真:68316637电子信箱:ZhuanGao@21cn.com]




中新专稿>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图片| 中新财经|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影视|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中新英才| 华人世界| 台湾频道|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