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09月28日星期六
rayapp涓嬭浇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中国13年宏观稳健操控 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002年09月28日 08:30

国企重振雄风:一汽集团生产经营呈现持续增长势头

  中新网9月28日电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今天从国家统计局获悉,过去13年里,中国已从注重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变为既注重增长速度又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结构优化升级,宏观经济调控体现了综合性、间接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调控能力明显增强,有效地确保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始于1988年10月的经济治理整顿,使中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由1989年的4.1%和1990年的3.8%回升到1991年的9.2%,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增长最快的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

  1991-199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速度达12%。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面对再次过热的国民经济,中国及时加强了宏观调控,经过三年的努力,1996年终于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到9.6%,通货膨胀率降到6.1%。1997年中国进一步巩固“软着陆”的成果,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

  1998年由于中国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本应再次回升的经济出现了新变化。对此,中国果断地作出以扩大内需为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避免了经济可能出现的大幅下滑局面。1996-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速度达到8.3%。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仍然达到7.3%,预计2002年也将超过7%。

  国家统计局说,1989年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在面对诸多挑战的严峻形势下,克服一个个困难而逐步得以丰富和发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急刹车”造成经济增长大幅下滑,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经济“软着陆”,再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成功地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有效地克服了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困难,积累了防止通货紧缩的经验,标志着中国的宏观调控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统计显示,13年来,中国运用了更加多样的政策工具,提高了宏观调控的综合性。从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指令调节供求关系,转变为通过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等各种政策工具,进行综合宏观调控。例如,1998年后,中国在调控总量的同时,加大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在坚持扩大内需为主的同时,积极促进出口的增长,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防止了通货紧缩趋势的加剧。

  与13年前相比,目前中国政府通过计划直接进行宏观调控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财政货币政策等间接调控方式。在1989年前,宏观调控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国家行政措施和增加物价补贴进行的。而1993年出现的经济过热时,中国政府坚持以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为主,再辅之以产业政策、外贸政策以及利率、汇率、价格、关税等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实行间接宏观调控,使经济在1996年、1997年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

  宏观调控的灵活性也大大提高了。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到1998年以后,财政政策从“适度从紧”的转变到“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相应从“适度从紧”转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消费政策从限制消费为鼓励消费,金融调控手段也从贷款规模限额管理转变为利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供应量。

  13年来,中国已经学会了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并且公开宣布放弃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做法。从1998年底开始,中国政府在进行下年度经济工作安排时就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速度指标应当是预测性、指导性的。近年来,中国宏观调控的战略重点已从出口导向、发展外向型经济转变为积极“扩大内需”,立足国内市场。在汇率政策方面,中国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国家统计局说,13年来,中国政府进一步积累和丰富了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经验。多年来,中国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适时适势灵活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坚持“扩大内需”与发展对外经济紧密结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把扩大需求与调整结构、改善供给同时并举,坚持投资和消费的双向启动,合理搭配和协调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三者关系。这些经验无疑将对中国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刘东凯)


 
编辑:叶晓刚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