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0月09日星期三
rayapp涓嬭浇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招聘会启示:“海归派”在杭州不再炙手可热

2002年10月08日 20:22

  中新网杭州十月八日电 题:“海归派”在杭州不再炙手可热

  见习记者 施莹

  被戏称为“海归”的留学归国人员历来是各地人才争夺战的焦点。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日前杭州高新(滨江)开发区举行的一次高级人才招聘会上,二十位拥有高学历的“海归派”并没有受到企业特别的青睐,最终与到场的二十六家知名IT公司达成意向的寥寥无几。

  孙先生曾供职加拿大某电子商务公司,拥有两个硕士学位。这次他想在国内找一家有前景、待遇不错的公司,最好能进管理层。不过他承认,与几家公司谈过之后,双方都没有什么感觉。

  据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有四十万中国人留学海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三万名留学生学成归国,此外,“海归派”的人数还在以每年百分之十三的速度递增。而其中到浙江杭州发展的“海归派”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现在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想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越来越多了。”杭州市人才市场的官员告诉记者。

  另外,出于节约开支、注重效率的考虑,很多企业都更倾向于“土生土长”的人才。浙江东方信的徐先生说,参加他们公司招聘的人中就有不少没有工作经验但要价很高的“海归派”,最终他们聘用了一位曾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工作过六年的会计师,“留学回来的人心理价位比较高,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他们并不是我们优先考虑的对象。”

  随着杭州企业的发展,他们对自己所需的人才也有了新的认识。很多企业招聘时都打出了“x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要求,眼光不再只瞄着“海归派”这块金字招牌。的确,中国高等教育体制逐渐走向成熟,本土人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面对雇主们日渐挑剔的目光,“海归派”如果不重新估计自己的价值,给自己在市场中一个合适的定位,很可能会在竞争中遭遇失败。

  当然,“海归派”仍然有其广阔的市场,海外学成归国人员的价值并没有贬低。最近一次调查显示,在杭州,“海归派”仍然是人才市场中的佼佼者,享有高薪和更多的提升机会。(完)


 
编辑:张炜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