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日电(记者赵胜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由于中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广大农民成功地进入了建设小康生活的新阶段。
资料显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农民生活实现了第一次跨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迅速摆脱了长期以来的徘徊局面,得以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大量增加,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一九七八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一百三十三点六元,一九八一年超过二百元,一九八三年超过三百元,一九八九年突破六百元。与一九四九年相比,农民收入增长了十二点七倍。
统计资料显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生活实现了重大跨越。一九八四年,农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百分之五十九,实现生活质量的第一次重大跨越--由基本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到温饱。
农民生活迅速实现由基本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到温饱的重大跨越,给农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第一,农民收入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一九八九至二00一年,农民收入由六百零一点五元提高到两千三百六十六点四元,增长近三倍,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一。现金收入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大大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和改善生活的能力。
第二,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二00一年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一千七百四十一点一元,比一九八九年提高了一千二百零五点七元,增长了二点三倍。
消费结构升级。进入建设小康阶段后,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吃、穿、住等生存性消费支出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用于自身发展和享受生活的消费支出比重增加。
食品消费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农民由过去只讲究吃饱转变为讲究吃好,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副食消费迅速增加。
耐用消费品消费有较大幅度增长。在温饱阶段农民追求的“新四大件”得到极大普及。二00一年,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五十四点四台,比一九八九年增加十四倍;电冰箱十三点六台,比一九八九年增加十四倍;洗衣机二十九点九台,比一九八九年增加二点七倍。现代家庭生活的许多耐用消费品,如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
居住条件改善。二00一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为二十五点七平方米,比一九八九年增加了八点五平方米。
精神生活日益充实。随着农民生活由解决温饱进入建设小康,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各种耐用消费品在农村得到普及。
第三,农村贫困人口迅速大量减少。
二00一年,农村贫困人口两千九百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为百分之三点二,与一九八九年相比,贫困人口减少了七千三百万人,平均每年减少六百零八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八点四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零点七个百分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