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2月03日星期二
rayapp涓嬭浇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铁腕推"新政" 普京的治国思想及其执政来的内政

2002年12月02日 10:29

  中新网12月1日电 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于1日夜间乘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中国官方所办的中国网刊登中国社科院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张树华的文章,对普京的治国思想及其执政以来的俄罗斯内政进行了分析。

  文章指出,普京临危受命出任总统一职,首先从恢复宪法秩序、整顿联邦体制入手,拉开了普京“新政”的大幕。文章认为,普京执政体现出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精神,淡化“主义”色彩,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俄罗斯现实为坐标,对各种思想兼收并蓄。因此,普京的治国思想现出一幅多彩的、混杂的、交叉的画面。

  文章认为,敲山震虎平叛消藩、控制舆论出击寡头、改革行政机构精简官员、减少行政审批优化经营环境、改组垄断部门推行政企分开、打击腐败加快司法改革、着手对教育公用事业进行改革等方面力推“新政”,重塑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下文为张树华所撰写的《普京的治国思想及其执政以来的俄罗斯内政》全文:

  千年之交,普京执掌俄罗斯大权。分析家认为,这标志着叶利钦时代从此结束,预示着俄罗斯发展道路可能出现重大转折,俄罗斯社会将进入一个新时期。

  一、接手“烂摊子”

  人们发现,普京上台时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正如普京所言:“俄罗斯正处于其数百年来最困难的一个历史时期。大概这是俄罗斯近200-300年来首次真正面临沦为世界二流国家,抑或三流国家的危险。”普京承认,现在俄罗斯的GDP只相当于美国的1/10,中国的1/5左右。苏联曾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当今俄罗斯1998年总量下降到世界第16位。俄罗斯落后于西班牙、荷兰,甚至被巴西、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超过。

  据俄罗斯高层战略专家预测,俄罗斯为避免坠入“二流”,保持一极地位,按人均购买力计算,俄罗斯GDP要达到占世界总量的4%-5%左右。只有这样,才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最发达国家。然而要实现此目标,按国际上现在的发展速度,俄罗斯需要追赶40-50年,而且俄罗斯必须保持5%-6%的增长速度,即使是8%-10%的高速度发展,俄罗斯实现自己的抱负也是2030年的事情。

  当时,多数俄罗斯人生活水平也是一落千丈。社会两极悬殊、贫富分化严重。多年来俄罗斯社会10%的最高收入阶层与10%的最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相差为14倍。自1992年起,俄罗斯人口逐年开始减少,死亡率高于出生率1.8倍,人口自然增长出现负数,若不是从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移民补充,俄罗斯人口形势会更为严峻。普京总统在2000年的国情咨文中表示,俄罗斯人口每年减少75万人,专家预计15年后将减少2200万,这相当于现在俄罗斯居民人数的1/7。

  普京承认,如果将俄罗斯比作一个家庭的话,俄罗斯的日子并不好过,社会中许多人在艰难度日、勉强糊口。可见,普京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

  二、可怕的政治遗产

  比起经济和社会上的遗产来,普京继承的政治遗产更为可怕。叶利钦在位近十年,他并没有进行政权建设和社会改革。加上身体的原因,造成国家大权旁落,寡头通过“家族”操纵政局,地方势力乘机“做大”。车臣公开独立,并武装“拒和”,一些民族共和国几乎成为独立王国。

  俄罗斯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另一个“怪胎”是寡头参政。一些财团通过私有化暴富以后,变本加厉,极力控制新闻媒体,企图操纵政治,进而将政府权力“私有化”。原“俄罗斯电视台”台长奥列格·波普佐夫描述道:在俄罗斯金钱可以购买言论,舆论成为了商品,媒体成为娼妓。

  争夺政权、瓜分财产—“政治上抢、经济上夺”是普京上台前俄罗斯社会近十年的主题。政局动荡不稳、官场腐败丛生、社会停滞不前、经济陷入危机是其表现。2000年7月8日,当时的俄议会上院主席叶·斯特罗耶夫形容说:“普京总统就像是一位外科医生,开刀后发现病人肌体已经千疮百孔,几乎各个器官都有问题”。

  三、普京的治国思想

  普京上台前后,俄罗斯以及西方的媒体纷纷对普京及其思想进行猜测,一些分析家试图给普京贴上这样或那样颜色的标签。有人断言普京是“反共分子”,有人认为他是恢复苏联标志的“保守克格勃”,是“地地道道的民族主义者”。也有人说普京是“民主派”,反对意见则称普京是“铁腕专制主义者”。俄共认为普京在经济上实行的是“自由主义”,而右派则指责普京企图恢复“警察式的国家”,在搞专制。

  也有学者分析,普京既不属于右派,也不属于左派,政治上非白,也非红。普京支持民主,但有别于自由派;普京在经济上主张放松和自由,但又强调国家和控制……这样可以认定普京在政治上倾向国家主义,在经济上推行自由主义,在思想和道德上属于保守主义,在外交政策上实行现实主义。

  实际上,普京执政体现出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精神,淡化“主义”色彩,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俄罗斯现实为坐标,对各种思想兼收并蓄。因此,普京的治国思想现出一幅多彩的、混杂的、交叉的画面。

  四、普京的政治整顿与经济治理

  普京上任之初,俄罗斯评论家总结出普京执政的“一个目标和三大任务”:即以“振兴俄罗斯为最高目标”,首要解决的三大任务是“横向摆脱财团寡头影响,纵向理顺中央地方关系,全面建立正常市场经济秩序”。

  普京首先从恢复宪法秩序、整顿联邦体制入手,拉开了普京“新政”的大幕。

  (1)敲山震虎、平叛消藩

  为维护俄罗斯的统一,恢复中央的权威,普京首先发兵车臣,打击恐怖主义、分离势力和极端分子,从而拉开了一系列政治战役的序幕。

  加强政治控制,防止地方势力“做大”是普京采取的第二步行动。普京就职不久便决定在俄罗斯89个地方行政主体基础上成立七大联邦区,由他亲自任命总统代表管理。七个联邦辖区与俄大军区区划相似。从内务部独立出来的武装警察——“内务部队”也将设在7个联邦区总统代表所在地设立分部。另外,中央还将向七个联邦区派驻审计代表,以监督和审查各地执行中央预算和财政情况。

  普京决意结束地方势力各自为政的局面,削弱地方政治势力,确保政令畅通。

  (2)控制舆论、出击寡头

  普京执政后注意引导舆论,加强了对媒体的控制。对于一些报刊媒体受制于私人财团或寡头的情况,普京多次表示担忧。现在,官方通过股权调整对几家电视台进行整顿,迫使个别寡头放弃对一些媒体的控制。

  针对“寡头参政、操纵舆论、瓜分财富”的情况,普京强调,国家权力不应被他们收买或私有化。2000年,普京开始巧妙地出击寡头势力,迫使古辛斯基和别列佐夫斯基等曾红极一时、横行霸道的寡头移居国外。

  (3)改革行政机构、精简官员

  普京认为,俄罗斯行政体制不改革,俄罗斯就难以建立有效的权力体系,也不能形成一个廉洁、高效的官员队伍。普京认为行政改革不仅限于中央政府,还包括地方整个行政体系。普京强调,这里不需要革命,不是要开除或解职某些官员,要对每个改革方案进行认真研究和论证,目的是加强行政效率。2001年初,普京调整了一些政府强力部门部长之后,年底还继续改组。精简强力部门的人数,在原安全总署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安全部。

  (4)减少行政审批、优化经营环境

  普京曾历数官僚无端干预企业经营的种种表现和危害,在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普京提出,其它国家的公民可以享受的正常的经济自由,俄罗斯人在自己的国度也应有权拥有。经营活动应当自由化,官员应放松管制和无谓的监督,让资本自由流动。

  2001年,在普京总统的大力支持下,俄政府经济部部长格列夫提出的“经济活动非官僚化”的主张,旨在大大缩减各部门的审批权力,减少审批或登记的经营项目,为企业经营创造自由宽松的行政环境。2001年上半年,由俄罗斯政府经济部向国家杜马提出14项法律修正案,目的是防止官员干涉企业活动,简化手续,减少各种检查和批复。结果,俄罗斯需要审批的经营项目由原来的500多减少为102个。与此同时,俄罗斯新《税法典》获得通过,俄罗斯实行统一13%的所得税。普京坚持把俄罗斯企业的利润税下降为24%,取消或合并过多的税种。

  (5)改组垄断部门、推行政企分开

  在普京总统的敦促下,俄罗斯政府和有关方面开始对自然垄断部门进行改组。自然垄断行业是俄罗斯的老大难问题,天然气、电力、铁路运输等传统垄断部门的改组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常常伴随着激烈的政治较量和利益斗争。在这些复杂的过程中,普京表现得十分稳重,强调“行业改组要以社会利益为主,而不是以公司或公司领导人的意愿为主”。2001年夏天,俄罗斯宣布成立国家统一的价格和收费委员会,防止垄断部门自行定价。

  (6)打击腐败、加快司法改革

  俄罗斯总检察长称,腐败是俄罗斯10年改革留下的祸根,是与恐怖主义一样的俄罗斯之大害。普京上台之初,一些政治谋士曾建议普京要高举反腐败之大旗。人们发现,真正的反腐行动是2001年夏天后才开始的。俄检察院、审计委员会已经对紧急状态部、铁道部、海关、渔业等部门开始调查,甚至审计部门连总统办公厅事务管理局也不放过。

  在法制建设与改革方面,曾是法律系毕业的普京强调要先理顺立法关系,清理各部门与法律不符的规章。加强法院的地位,提高法院审判效率,同时严格对法官队伍的监督。提高法官的工资,防止权力或黑社会拉拢和影响法官对案件的审理,2002年法官的工资提高40%-50%。

  (7)着手对教育、公用事业进行改革

  多年来,俄罗斯在搞政治运动方面轰轰烈烈,但社会领域的改革却一直未动。俄罗斯居民的房屋修缮、水、电、煤气等仍基本沿袭着苏联时期的管理体制和方法。普京出任总统的第二年便开始对土地、税收、海关、预算体制、劳动领域、公用事业、教育、养老金等领域进行改革。

  俄罗斯分析家指出,虽然社会领域的改革困难重重,但普京能着手改革就已经难能可贵。相对于过去戈尔巴乔夫或叶利钦习惯提出宏大纲领和计划,这些改革措施似乎显得过于安静和平淡,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往往给俄罗斯带来的不是灾难,就是表面文章。这样看来,普京的“水滴石穿”策略可能更适用于积重难返的俄罗斯社会。

  国际上一些媒体曾长时间宣传“普京是一个谜”。一些西方记者甚至直接向普京提出了“普京先生是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普京笑着答道:“最好不要让我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像您这样聪明的记者自己心里清楚。首先我自己不愿给自己作评语,更不喜欢贴上这样或那样的标签。况且谈论一个人,不应看自己说自己什么样,而应观察他的行动。”

  在回答“当3年半后总统任职期满时希望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制度”时,普京说道:“我希望,我们今天开始的,并积极努力地实施的这一切,到那时能够实现,并能带来实际成效,让每个公民都能通过自己的口袋切实感受到的成效。希望我们的人民感觉更安全、生活更幸福、更富有,每时每刻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骄傲”。


 
编辑:李淑国
相关专题:2002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