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一月四日电 题:六大社会关系挑战未来中国
中新社记者 李鹏
二○○二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形势保持稳定。展望刚刚到来的二○○三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社会蓝皮书:二○○三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必须处理好收入分配、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确保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社会各阶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这一社会蓝皮书认为,中国去年所遇到的冲击和困难虽然没有预计的严重,但就业和流通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也有待理顺,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压力日益突出。
专家还对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城乡及地区差距、收入差距、劳动力就业问题表示了特别关注。社会蓝皮书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三千多万人,城镇还有将近两千万人的平均收入在最低甚或保障线以下,而中国劳动力每年供大于求缺口达一千五百万人。
这一社会蓝皮书指出,中国由低水平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转变,包含着社会各界对发展的理解的深化和必然由此产生的需求的多样化,政府因此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六个方面的社会关系:
——怎样在体制和结构层面上使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缓解失业压力并逐步改善生活条件?怎样在再分配过程中确保社会公平原则,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如何从制度、法律、政策及舆论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有序转移,同时又在广大农村地区探索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民的基本权益?
——如何从人才、资金、技术、政策和体制上避免东南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平衡发展,同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避免社会道德沦落、腐败猖獗等“社会病”、“城市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后,如何防止以此为由搞新一轮不切实际的贪大求快?如何探索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在民主决策和政务公开方面,怎样推进决策民主化和政务公开制度,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上确保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和体制上预防和解决腐败?
——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领域,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怎样相辅相成,从而平衡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原则与传统伦理之间的张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