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的“限牌令”很可能对产品线大多以中低端车型为主的自主品牌车企产生冲击,而更令自主品牌车企担忧的是:作为首都,北京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如果北京市的限制政策效果明显,或成为其他城市的效仿对象。
严峻的市场形势让自主品牌车企不得不把目光放在日益增长的政府采购市场上。然而,尽管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向自主品牌倾斜,但“官本位”思想和对自主品牌的惯性歧视等无形因素犹如一道“玻璃门”,把自主品牌车企挡在了政府采购门外。
“限牌令”引发自主品牌车企担忧
2月17日,记者走访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时发现,原本应是汽车销售高峰的车市却显得异常冷清。一位海马汽车经销商告诉记者,往年这个时候多多少少总能卖出十几辆车,现在“限牌令”一出,连前来咨询的人都难见几个。他表示,再坚持一段时间,如果形势没有什么改观的话,他将考虑关门转行或回老家发展。
这位经销商所说的“限牌令”就是去年年底北京市政府出台的“摇号上牌”政策。为了改善堵车现象,北京市政府从2011年起,将通过“摇号”方式发出24万张车牌,换句话说,将北京市区范围的汽车市场限制在24万辆的规模,这样的作法或使北京市的汽车销售量比2010年的规模大幅减少七成。
“限牌令”一出,市场上几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自主品牌汽车将首当其冲。平安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在政府对汽车总量控制的政策作用下,家庭购置车辆将更加注重能实现多项功能上,如:上下班和家庭出行等;在收入持续增长、购车数量受限制的背景下,消费档次将提高 , 预 计 中 高 档 轿 车 、MP V、SU V 等产品将优先增长。”
这对一直以薄利多销来拼抢市场的自主品牌车企来说非常不利,作为自主品牌中领军的吉利、奇瑞、比亚迪、长城等企业来说,他们的产品线中中低端车型占了大部分。
一些自主品牌车企对此表示了担忧。长城汽车销售公司的副总经理商玉贵说,“限牌令”对自主品牌汽车非常不利,由于一线城市消费者购买力高,那些性能高、品牌影响力大的品牌会更受消费者青睐。而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也对限购政策颇有微词,他认为这个政策如果长期执行下去,将对汽车工业造成巨大的打击。
不仅如此,目前交通拥堵是众多城市的通病。商玉贵担心,北京作为首都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如果北京市限制政策效果明显,或成为其他城市的效仿对象。“很有可能,未来一两年内,广州、重庆等一线、二线城市也纷纷效仿北京的治堵措施。”也就是说,“限牌令”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流行全国”。
出于形势的不明朗,长城汽车开始调整在北京的布局,而海马汽车则考虑将目前在京的四家4S店缩减为两家。
政府采购市场难给力
“限牌令”的颁布使自主品牌汽车在北京的发展举步维艰。
有专家表示,“限牌令”实施后,未来北京地区的汽车市场或许仅剩下一些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相对档次较低的自主品牌车企产品,反而有可能在这样的趋势下被逐出京城之外。而且,“限牌令”下外资车企为了拓展更多的市场,会开始向二线或三线城市大举进军,与中国本土自主品牌车企在这些经济还在成长阶段的城市进行决战,让本土自主品牌车企的发展陷于较为不利的局势。
在严峻的市场现实面前,不少自主品牌车企一方面对“限牌令”表示不理解,一方面希望日益增长的政府采购市场能“救场”。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来看,“限牌令”将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撤销,出于扶持自主品牌的考虑,政府应加大自主品牌汽车的采购力度。她还表示,很多自主品牌车型己在质量和性能上实现了长足进步,政府采购自主品牌汽车不但有利于自主品牌的健康发展,也利于中国汽车产业的振兴。
不过,前段时间发生的“宁夏花费1882 .2万元采购包括25辆豪华奥迪A 6在内的71辆公务车中自主品牌轿车仅有1辆”的现实却给自主品牌车企再次浇了一盆冷水。据了解,目前很多政府部门对自主品牌汽车的采购意愿不高,而仅有的少量采购也多是当地政府的扶持行为。
业界人士认为,自主品牌汽车在政府采购中的尴尬处境与一些政府官员“官本位”思想和对自主品牌的惯性歧视有关。尽管我国政府采购法规中规定,国产设备的采购应该占一定比例,但在实际操作中,国货歧视的现象却屡有发生,很多本土自主品牌企业生产的质优价廉的产品,在招投标中屡屡败北,这种“歧视”已经成为自主品牌车企一道难以突破的瓶颈。
在汽车产业分析员朱冰尧看来,国货难上政府采购大单的原因主要和采购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些政府部门存在“爱面子”思想,认为既然是政府买车,买合资或进口的老品牌有面子一些,较少会考虑产品的性价比。另一位汽车产业评论员程远也认为,对于政府采购来说,无论是买车的人还是坐车的人,内心还是愿意购买跨国公司品牌轿车。如果迫于政策压力,他们会在采购跨国公司品牌轿车的同时,装样子多买一辆自主品牌车子,放在那里不用。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自主品牌汽车一直在紧叩政府采购大门,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政府汽车采购的大盘子里,自主品牌的边缘化地位一直未能扭转。”王凤英曾这样表态说;吉利汽车相关人士则介绍说,吉利汽车的主要产品均已进入政府采购的范围,“不过,政府采购只占吉利汽车销量很小的一部分”;而比亚迪一位高层更是表示,“我们尚未获得政府采购实质性的支持”,目前政府采购的成交数量不是很多。
支持自主品牌要口惠实至
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汽车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但在政府采购市场,自主品牌却很难进入政府采购的名录。王凤英说:“层层招标限制,相关责任人难见到,加上一些过时的车型配备标准壁垒,一些自主品牌被列入政府公务车采购目录都很难,尤其在实际操作中,即使列入目录,要想拿到订单更是难上加难。”究其原因,她认为,政府采购信息不够公开,大部分采购订单是采购人邀请他们需要的车型厂商参加;过多的资质要求和标准限制形成壁垒使国产自主品牌很难参加到公平竞争之中;中央部委统一采购的车辆预算过高致使用车单位和采购人热衷于采购合资品牌和外资品牌车辆;存在过多的协议供货和小目录;很多政府单位采购部门的职责不明确,使得企业即使获悉采购消息也很难找到采购负责人。
因而,王凤英建议,取消层层招标改革采购模式,调整过时的公车配备标准,明确自主品牌在政府采购中所占的比例,做到采购和使用环节分开,并明确政府采购部门的职责权限。
政府采购是国家体现政策导向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少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负责人认为,世界各国都有政府率先采购本国汽车的先例。近来政府对自主品牌的扶持也在加大。按照《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政府公务用车向自主品牌倾斜,从2009年开始,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中央单位采购公车也率先向自主品牌倾斜,主动增加小功率、环保、节能国产经济型汽车的采购比例。这些都为落实自主品牌采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政策指向显然是极其明晰的。不过程远认为,支持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政府官员带头坐自主品牌轿车,他表示,这和“政府采购比例”相比更简单易行,又能让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得到实惠,何乐而不为?政府支持自主品牌要诚心实意,拿出实际行动,不能口惠而实不至。
而更多的业人士认为,要在地方全面推行自主品牌公务车采购,除了官员转变环保观念以外,更重要的是用法律制度去推动自主品牌公务车采购潮流。把政府自主品牌公务车采购与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挂钩,约束采购审批权,紧缩财政预算。并且建立健全长效问责机制,通过层层问责,扎紧钱袋子。这或许比发通知、宣传引导的效果要好得多。(傅勇 王民)
参与互动(0) | 【编辑:陈鑫】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