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大城市收“拥堵费”不如立体施治交通

2011年03月08日 14:1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继北京采取“摇号限车”限制车辆增长后,深圳也将出手“治堵”了。上周六,《深圳市打造国际水准公交都市五年实施方案》初稿亮相,提出将适度调整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政策,研究实施包括交通拥堵收费、停车需求管理等各类措施,治理交通拥堵问题。

  拥堵,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可谓市民最头疼的事情。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蔡明主演的小品《新房》,有一句经典台词:“记错日期,从昨天就出门了”……“为啥今天才到?”“堵车呗!”可见堵车已经成为市民之痛。治堵、缓堵,很多地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单双号限行、公交优先等,但无奈收效甚微。深圳治堵,开出了“拥堵费”的单子。难道除了和钱挂钩,让车主承担治堵成本,真没别的法子了吗?

  笔者认为,面对机动车日益增多给交通带来的巨大压力,收“拥堵费”未必奏效,说不定还会起反作用。

  堵,能不能彻底解决?很多人抱悲观态度,因为多数城市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疏通交通,目前只能在现有的城市框架中进行。一项关于昆明机动车的数据显示,平均每月新增机动车12943辆。可以预见,如果每月增加一万辆机动车,若干年后,城市的交通会是什么样。正在建设的地铁、正在外延的城市道路,会不会赶得上私家车增加的脚步?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先说说“公交优先”。多数城市都很重视这个战略,而且出台了“公交优先战略”。可是现在,市民出行的公交分担率大概只有25%左右,“优先”好像没起什么作用。有些问题需要理一理:公交装备是不是满足了乘客需求?公交网络够不够完善?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有空间。立体交通可行,根据不同情况,地上、地下、半空,都可建路,立体化、大体量是可以实施的。还有,道路拓宽的极限,是怎样的“极限”,也值得考虑。我认为,有些路可以施行“退房还路”,让道路变宽。

  还有个重要的问题——交通执法。拥堵原因很多,交通疏导、监管不力也是主要因素。我想再加强一下电子监控网络建设,会对解堵有很大帮助。

  据说北京方面搞“摇号限车”的同时,还在搞“疏堵资金会商机制”,采取政府专项拨款的方式,每月、每季度会商拥堵点段、区域动态变化,提出阶段工作任务,推进年度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工作方案落实。我觉得这个方法也不错,包括深圳在内的其他城市,都可以拿来所用。

  收“拥堵费”治堵,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管理者还需开动脑筋,在成本不转嫁给车主的情况下治堵、缓堵。王文武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建宗】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