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汽车有瑕疵 维权讲方式

2011年03月11日 16:3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案例

  2010年12月7日,安徽合肥消费者程女士购买某品牌的轿车刚刚过保1个月便出现故障,该车在低速行驶时变速箱出现较大噪音,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她随后与4S店取得联系,经检测该车为变速箱出现严重故障。而4S店的经理则表示,可以替她向厂商提出书面申请,要求得到资金补偿。四天后,4S店收到厂商的回复:“承担工时费及材料费均为零”,且未作任何解释。这样一来问题就大了,对程女士来说,要解决故障,就只有更换变速箱。而自费更换则需支付高达10万至12万元的费用。为此,程女士委托律师事务所向该厂商呈律师函,要求该公司在七日内对律师函所涉及的内容作出书面回复或说明,并对此事给予合理的解决方案。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面对程女士的,将会是长时间的等待和与厂商的博弈,而最终的结果谁也没法预料。

  近年来,国内车辆保有量在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平常百姓家有了汽车的身影。汽车质量问题多多,而消费者的投诉也是数年居高不下。无可否认,在法规尚不够健全的今天,面对权益侵害,消费者还处于弱势。更糟糕的是,寻求帮助的消费者总是很难获得合适的解决途径。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尽量避免矛盾激化、事件升级,而是以理性冷静的心态去积极处理问题。解决方法分几步走,以对应事态的逐步升级。再次提醒,面对奸商一方面要据理力争,另一方面一定不要冲动,采用合法的手段来依法维权,如果找不到解决渠道,就很可能造成车主的一些过激的行为,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自行协商尽量私了

  大部分车主遇到车辆出现质量和维修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联系汽车经销商,也就是所谓的“4S”店。车主通过与汽车经销商甚至厂家交涉,说明问题,证明是汽车自身或服务提供商的原因导致问题出现,并要求其承担有关责任。这也是常说的“私了”。通常小问题尚算容易解决,但当出现车内精密贵重零件需要检修或更换的时候,经销商和厂商往往就开始“踢皮球”。车主得做好长时间与经销商或者厂家长期协商的准备,毕竟对方对汽车的深入了解比你的多。这种解决办法优点是直截了当,能成功当然最好!但私下解决对于一些缺乏责任心的经销商和厂家来说力度明显不够,因为没有强制力,只能完全靠买卖双方的自愿自觉。事实证明,消费纠纷的私下了结绝不可能像交通事故私了那般简单,成功率较低。

  申请消协进行调解

  车主在经过协商未果后,往往还会想到消协、质协等部门,请求消费者保护协会或其他有关单位主持调解。由于此类主持调解的组织属于民间组织,都具有一定的中立性和权威性,且这类组织在社会中也有一定的声望和影响力,所以所提出的方案双方都更可能接受。但另一方面,投诉人数往往较多,且不仅仅是汽车行业,从投诉到相关人员出面处理通常也需要一段等待的时间。总的来说,这种办法的优点还是经济方便,基本不产生费用,而且较容易达成调解协议。缺点同样没有强制力,达成的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且耗时较多。

  借助媒体力量曝光

  如果经过调解能够解决的话,自然最好,但如果汽车厂家还是店大欺客的话,对于消费者来说,媒体投诉也许是最经济最有效果的一种方式了。媒体就是消费者维权一个有力的扬声器,通过媒体传播消息的速度和广度都是很惊人的。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汽车厂家也是商家,是商家就会在意自己的声誉和形象,当被媒体曝光后,社会舆论无形的压力往往容易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共鸣和社会的关注。所以,这种手段也是汽车厂家比较忌讳的。

  车主借助媒体力量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1、拨打新闻报料热线,通过电视或报纸向社会曝光;2、到公信力较大的维权网站进行投诉,例如ca315维权网等;3、透过论坛或者近期越来越多粉丝的微博发表自己的经历,引起相关部门及社会人士的关注,从而寻求帮助。若消费者能适当减低期望值,并且事实确凿,很多时候通过相关媒体的调解纠纷是能够解决的。

  行政申诉施加压力

  如果没有法律效力的方法难以解决问题的话,我们不得不拿起法律的武器了,行政申诉无疑是个好办法。它是当消费者发现车辆的生产者、销售者或服务的提供者行为上有违法违规之处时,向有权行政部门(主要是当地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如工商、技术监督等)反映,该行政部门将视情况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决定其承担相应行政责任。它的好处是高效、权威,对违法者具有很大的威慑力。缺点是车主受到侵犯的权益得不到补偿,只是违法者受到惩罚,受损者却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同时,车主通常需要对车辆进行多次的相关鉴定,在寻找权威鉴定机构的过程往往也颇费周章。因此,行政申诉更多用来对汽车企业和经销商施加压力,车主必须做好投入相当精力和时间的准备,找准相关部门和机构,以免浪费时间,错过时机。

  法院起诉或者仲裁

  仲裁是基于双方签订的仲裁协议纠纷,消费者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是汽车相关服务类的问题;诉讼是指消费者直接将车辆的生产者、销售者或服务的提供者诉至有管辖权的法院。适用于汽车质量等相关问题。这两种手段都具有强制性,有国家强制力做保证,但是普通消费者还是难以下定决心去采用的,因为耗时长、成本高,而且谁也无法预测最后的结果一定会对自己有利。但诉诸法律手段是消费者权益的最后一道保护线,有些时候也是不得不进行的。这两种办法都是司法上的手段,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和厂商和解的可能了。

  消费者手上的这些武器,在不同情况下其效果也是不同的。但作为汽车类消费者,最应该做的是:做好证据保全和依法维权,证据是武器,依法维权才能使这些武器产生最大的威力。

  汽车消费者维权途径大体就可以分为上述五种,但无论哪种途径,都需要各受侵权车主拿出自身维权的勇气去沉着应对,做好证据的搜集和保存,例如相关的购车合同、日常票据等,同时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而对于消费者自身,也应该将维权力量团结起来,相互提供帮助,毕竟作为大市场消费背景下的弱势群体,倘若每个人都漠不关心自顾自怜,又能指望谁来为事件埋单?

  文/图 南方日报记者 朱钦 实习生 黄信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吕思言】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