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 认准证件
上车后,市民应注意查看摆放在副驾驶座位前方的驾驶员上岗证。上岗证上有司机姓名、车牌号码、公司名称等基本信息,司机照片为粘贴。发证单位为“东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并且盖有钢印。而假的士要么没有上岗证,要么采用扫描复制。扫描复制的上岗证照片明显不是粘贴的,钢印也基本看不到。
东莞近年来推广出租车电子标签,在车窗上贴有明显的白色电子标签卡片,这一度成为识别假的士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近期查获假出租车上也发现贴有类似物品,但其内部是一个空壳。有出租车司机说,现在东莞绝大多数出租车都采用双燃料,在前挡风玻璃上贴有CNG(压缩天然气)标签,并且有一块薄薄的透明电子芯片,是用于的士加气时识别。有这个芯片的一般都是正规出租车。
还有司机告诉记者,假的士没有电召系统,上车后乘客如果发现没有电召系统,十有八九也是假车。
交通部门表示,根据查处情况,不少市民乘坐出租车没有索要发票的习惯,这也给了假的士可乘之机。假的士无法提供正规出租汽车发票,其上印有所在公司名称及公司印章。
查车 电子定位
除了市民日常肉眼识别真假出租车的方式外,交通执法部门也越来越多地采用高科技手段打击假的士和异地营运的士。
在执法过程中,交通部门将可疑的士车牌号码输入运政系统,如果没有信息则可直接认定为假车。如果查询结果显示此车存在,交通部门还可以利用GPS定位系统确认该车即时位置“比如我们在长安查到一辆可疑的士,定位却显示该车在虎门,则可以认为被查的士是一辆套牌车。”
交通部门表示,假的士和其他非法营运的“黑车”一样,扰乱了客运市场秩序,侵害合法经营者的权益,还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对于乘客来说,“黑车”司机未经从业资格培训,服务质量无保障,乘客投诉无门。还有的以跑车作为幌子,实则从事偷盗、抢劫和诈骗,对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交通部门希望群众能掌握一般的辨认真假的士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打假务必除根
短评
执法部门数据显示,东莞2010年共查处非法营运384宗,出租车异地营运492宗。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假的士仿真度越来越高,除了专门的执法人员外,市民想在挥手之间辨认真假的士,恐怕并不是交通部门教大家几招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假的士屡屡死灰复燃,关键原因之一是违法成本低廉。一辆报废的士,买进来大概七八千元,买个顶灯,装个计程器,不到一万元就能上路拉客。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目前正规的士司机每天平均收入大约在300元—500元左右,按照这个水平的下限计算,假的士大约一个多月就能把成本赚回来。之后赚的每一分钱扣除油钱都是净收入。同样按下限计算,大约一个月能赚6000元以上。还有许多假的士不打表、绕路,算下来比正规的士收入更高。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非出租汽车喷涂当地出租汽车颜色标识、安装出租汽车标志灯、空车待租标志等服务设施的最高可处一万元罚款,对未取得出租汽车经营许可,从事非法营运的和使用失效、伪造、变造、被注销等无效的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件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最高可处三万元罚款。一面是高额的处罚,一面是低廉的违法成本,因此假的士一旦被执法人员查扣,司机并不会交纳罚款领回旧车,而是直接另购新车。尽管交通部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假的士似乎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由此可见,单纯依靠路面查车不能起到斩草除根的效果。
笔者认为,打击假的士的关键在于源头,打掉假的士来源、改装、维修的“产业链”,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直至杜绝假的士出现。东莞包括周边城市对报废的士的处理政策是否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汽修行业为何愿意明知是假的士依然提供改装维修服务?对地下非法改装点如何打击和处理?当然这些问题的处理,可能已经超越了交通部门权限,需要多个部门甚至多个地区的协调努力,但笔者认为,这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也许在若干年后,市民可以人手一部电子射频识别系统,瞬间辨认出真假的士,那时假的士的市场才会真正消失。在技术进步前,笔者以为更多还需要依靠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记者 段思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