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地震重创日本零配件产业 杭州或现断供危机

2011年03月30日 16:25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本地震之后,日系车企业受到很大影响,短期内无法恢复正常生产。有人说,日本车企落难,欧洲车和美国车的生产商可能偷着乐,因为它们之间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趁这一机会可以蚕食更多的市场份额。事实并非如此,在汽车产业全球化的今天,日本地震的结果是全球车企都跟着哭。全球车市对日本造车业的倚赖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1.

  下月车价可能小翘尾

  供应减少之后,价格就会随之上涨,这是必然的市场规律。上周,早报对杭城日系车市场进行了调查,其中进口日系车最高已涨价2万元。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日本地震涉及大多数合资品牌,下月车价会出现小翘尾现象。

  据了解,东风标致、上海通用、一汽丰田、广本等旗下的主流家轿,春节过后的价格优惠幅度较节前一度超过5000元。原本这样的降价趋势会持续一段时间,消费者购车要比去年轻松不少,却没想到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而中断。

  “厂家都是按照去年四季度的销售数据制订今年一季度的销售目标的,因此一季度经销商压力普遍较大,为了冲数据,价格也放得比较低。到下个月,销售压力肯定会减轻,再加上日本地震的原因,车源会偏紧张,价格肯定会往上走。”申通时代别克4S店总经理张旭峰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应该是今年上半年车价的低谷。

  也就是说,近期打算购车的消费者,不妨赶在清明小长假之前下单,能便宜一点是一点。

  2.

  美欧车企未能幸免

  近期市场上,日系车经销商有些发愁,他们担心后续车源以及配件不能及时供应。不过,不仅仅是日系车商,几乎所有合资品牌车商,都有这样的担心。

  就比如通用别克旗下的当家车型英朗,就遇了不小的麻烦。大多数人怎么也没想到,这款貌似跟日本搭不上关系的车子,也未能摆脱日本地震的影响。其实,只要是全球采购配件的车企,就不可能不跟日本发生关系。日本的汽车制造业很强,尤其是汽车电子产品,是全球汽车业最大的供应商。据了解,目前我国合资品牌中85%-90%的车型,用的都是日本产的电子元器件。

  汽车配置中的电脑板、中控台、自动空调、音响、芯片、液晶显示屏等,都要用到电子元器件。而且由于日本企业在这些产品上的技术优势十分明显,停产之后汽车厂商无法短期内找到替代配件供应商;即便找到了,也还要进行匹配性试验,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根本完成不了。因此,日本配件厂因地震停产之后,这些汽车厂商心里不知道有多苦,压根就高兴不起来。

  在国内,许多日系车合资品牌也放慢了新车上市的步伐。如年初频频曝光的飞度旅行版,原计划3月份发布,受地震影响,具体上市日期不断推迟;原定上周末在北京举行全国上市会的广丰ZELAS轿跑,也临时取消,据说每当遭遇重大灾害,丰田官方就会取消其在全球的一切庆典活动。类似情况,在最近的国内车市比比皆是,当然所有的汽车人也都对这种情况表示了理解。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认为,在追求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过程中,应适当考虑多项供货和保持局部地区产业链的完整,这对维护一个地区的汽车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他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日本电子产品制造能力实在是太强大,对多数跨国车企而言实在是别无选择。倒是自主品牌的汽车生产厂家,配件供应全部来自国内企业,几乎未受影响。

  3.

  全球汽车或减产3成

  一辆汽车上的大小配件有数万件之多,缺一不可。日本地震受损的不仅仅是日本车企,全球汽车行业也深受影响,目前看来,这方面的影响还在不断地扩展和加剧。日本地震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有机构预测,全球汽车产量可能因此减产30%。如此大的破坏程度,除战争之外,这在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还是首次。

  由于从日本进口的变速箱库存锐减,雷诺三星汽车公司位于韩国釜山的工厂近日起取消加班,逢周六停产;上周三起,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PSA)终止了部分工厂的生产;福特汽车一家生产福星、翼虎、MKZ等混合动力汽车的工厂,由于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需一家日本厂商提供,虽然日本厂商未受地震影响,但由于交通和运输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福特不得不着手寻求替代供应商。

  还有通用,已先后关停位于美国本土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市的卡车组装工厂以及位于西班牙的拉戈萨工厂,而位于德国爱森纳赫工厂以及韩国的工厂都将减少轮班,放慢生产速度。由于日本生产的零部件出现了供应短缺,在欧洲工厂生产的欧宝Corsa紧凑型车也受到了影响。(记者 蒋敏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魏巍】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