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北京全面调整停车费价格 私自打折最高可罚50万

2011年04月01日 04:59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非居住区停车费今天起提价,公联顺达公司昨天在更换收费标牌。本报记者张斌摄

  本市28条治堵措施已经实施近百日,本报采访了相关部门和治堵专家,从停车、效果和市场三方面“把脉”交通。

  本市今天将全面调整停车收费价格。昨天,市发改委收费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有“私自打折”等行为,最高可罚停车企业50万元。

  停车企业

  私自打折最高可罚50万元

  新政执行后,发改委将从4个方面进行监督,加大检查力度的同时加大处罚力度,私自打折最高罚款企业50万元。发改委希望媒体、市民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举报,打12358价格举报热线。

  作为治堵措施的配套措施,运管局近日颁布了《北京市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经营者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其中明确规定,被停车监督管理部门查处10天内同路段连续出现两次擅自打折或涨价行为的,及经有关管理部门认定的有效社会投诉两次以上,给停车行业造成恶劣影响的,停车场经营者将被取消资质。

  同时,擅自将登记备案的停车场(位)停止使用或擅自将停车场(位)挪作他用的;不按规定进行收费、擅自施划占道停车泊位的;占道停车场经营者不按时缴纳停车占道费的,并经区县停车管理部门催缴后仍不缴纳的,也将收回经营者资质。

  协管员

  协管员收受财物将被开除

  “贴条”过程中车主返回只告知不记录

  今天起,本市协管员重又拥有部分“贴条”的权力。市交管局表示,如果协管员出现收受车主财物等违规违纪行为,并核查属实的话,将直接和他解除劳动合同。交管部门同时要求协管员,如果在“贴条”过程中车主恰好返回,就告知车主立即驶离,不作记录处理,以免双方出现纠纷。

  考虑到当年个别协管员在“贴条”过程中出现以权谋私、索要财物的“历史”,交管部门在新规定开始实施前,就对协管员加强培训,并出台了十分严格的相关管理内容。记者从一名协管员队伍的负责人处了解到,他们昨天一整天还在加紧熟悉相关的要求和规定内容。

  交管部门的管理规定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协管员出现收受车主财物等违规违纪行为,并核查属实的话,将直接和他解除劳动合同,这一条对协管员来说就像“高压线”一样,不能触碰。“至于有些车主担心协管员胡贴乱贴,倒是不必的。”一名协管员队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协管员贴出的告知单,要审核通过才能处罚。

  另外,交管部门还严格要求协管员不能和车主发生冲突,如果对方有过激的行为,可以通知队里赶到现场进行处理。“一名协管员如果被连开3张‘违纪单’,他也将被解除劳动合同。”该负责人表示。

  交管部门称,欢迎市民监督协管员的行为,一旦发现有问题,可拨打“122”或者各支大队的电话举报投诉。

  停车费

  包月价未调整

  停车费调整政策出台后,有消息称停车位包月将取消。对此,市发改委收费处负责人回应,露天停车场停车费包月价格未在此次调整之列,仍为150元/每月。

  停车包月服务是停车场经营者推出的一种停车服务,包月价格此次并没有调整,因此包月价格对于经营者可能“不太划算”,有的可能还不够车位的租金,所以今后可能会有经营者取消此项服务。

  停车设施

  标识没有到位不能收费

  昨天下午,北京市公联顺达公司对下属的停车场统一更换标识牌。市发改委收费处负责人表示,停车牌等设施今天必须落实到位,如果没有到位,原则上不能开始收费。同时,每个停车牌的编码今天起陆续都可以在各区县的门户网站上查询。

  昨天,在东城区工体附近的东中街路口,工人仅用5分钟就完成了标识牌的贴膜工作。新标识注明了收费停车场的收费标准、服务单位监督电话、行业主管部门电话以及价格举报电话。

  公联顺达公司介绍,为了循环利用并加快流程,并未重制新牌,而是制作了贴膜,直接贴在原先的牌上即可。

  特殊区域

  医院可适当下调停车费

  此次停车费调整也包括各类地区的医院。市发改委收费处负责人表示,如果医院停车资源较为丰富,有能力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降低停车费,但是不能低过所属地区的标准。

  老旧小区周边不全收费

  对于受影响较大的老旧小区居民停车问题,市发改委收费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已经落实到各个区县的交通部门。

  该负责人特别表示,对于停车矛盾特别突出,停车资源特别缺乏的小区,从政策上可以给一个出口,在周边道路上划定一部分车位,给予适当的价格优惠。目前很多小区周围停车是不收费的,也没必要为了执行政策而开始收费。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周宇 邓杭 钱卫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巫峰】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