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北京治堵新政百日 再次撬动价格杠杆缓解拥堵

2011年04月01日 07:56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号称“史上最严的限购令”改变了许多北京人的生活,不过,它吹响的只是北京“治堵新政”的“先锋号”。

  继“限购令”之后,2011年4月,继续上调重点地区停车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再次提速、疏散中心城区人口……数项列入北京治堵新政的举措,逐步推进,功效才露“尖尖角”。

  然而,汽车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并未就此化解。“汽车和城市的矛盾,注定是现在北京和未来北京的主要矛盾。”汽车资深分析师贾新光说。

  价格杠杆缓解城市拥堵

  按照北京治堵新政的预期步骤,4月1日起,即治堵新政满百天之日,北京将再次撬动价格杠杆缓堵:三环(含)以内区域及CBD商业区、燕莎地区、中关村核心区、翠微商业区4个重点区域,占道停车累进加价,小型车第一个小时收费10元,此后每小时按加价50%收费,即15元。

  这是一年之内,北京第二次撬动价格杠杆,去年同日,王府井、燕莎等13处一类地区地面停车费,同时上调。

  贾新光认为,去年涨价的13类重点地区,一年来,始终是市区主要堵点,堵情没有缓解。事实证明,调整重点地区停车费收费标准,这一措施对缓解拥堵贡献不大,“购物看电影等人流都能享受免费停车;写字楼上班族,也找到了到周围小区和单位蹭车位的应对办法”。

  东三环招商局大厦内一停车场收费员说:“这招没多大用,人家就不来停车了。”去年4月1日前,该停车场还天天爆满,4月1日后,锐减一半,至今为止几乎都没停满过,原因是“商务区里都藏着居民小区,还有单位,都能停车”。

  与上调停车费相比,其他国际通用的价格杠杆治堵手段,如收取拥堵费、高额车辆购置税,北京却慎之又慎。“建交通拥堵收费管理系统”,北京治堵新政仅写明这几个字;而高额车辆购置税,至今为止从未提及。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教授史其信认为,相比行政性强制措施,价格杠杆目前是最适合北京的做法。高额停车费和车辆购置税,拥堵费,多项价格杠杆多策并举,能达到更好的疏堵效果。

  公交优先下的城市交通

  自2007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开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一直是北京疏堵的主旋律。在北京治堵新政中,该项措施更是浓墨重笔。

  事实上,北京官方为发展公共交通,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

  去年,北京交通基础设施总投资约达800亿元;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336公里。今年,疏堵经费从8000万元追加到2亿元,其中大量资金拟用于公共交通设施完善,如优化平交路口、环路出入口,二环再增3处公交港湾等。未来5年,官方更制定了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增设400个公交优先路口;地铁总里程达561公里。

  但是,与政府的投入相比,公共交通一直没有起到“分流”有车族的预期效果。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城市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江玉林说,如果以出发地至目的地“门到门”的距离计算,北京即便拥堵至此,开车仍比公交平均省时三分之一。

  用公共交通代替自驾车,贾新光认为,最起码一两年之内,北京公共交通难以具有这样的魅力。由于先天设计不足、评估不到位等原因,一系列困扰北京多年的公共交通难题,难以解决,例如地面公交运行时间没谱;地铁与地铁换乘难,零换乘几乎为零,倒地铁几乎走出一站地;地铁与公交换乘难,出了地铁站,经常找不到公交站台。

  以经过多个国家验证的治堵手段——BRT(快速公交)为例,北京三条BRT线路,仅南中轴线具备BRT功能,朝阳路等另两条线路,试运行已达三年,尚未具有BRT功效:线路半封闭,没有交通信号优先权,跟社会车辆交叉混行。

  北京市公交集团此前透露,北京大部分改扩建工程,规划建设阶段,未能考虑到公交换乘需求;交管部门划定公交站位时,站位设置距离路口较远,使公共交通的便捷度和舒适度大幅降低。

  行政限车仅减少8%城市拥堵

  其实,在北京治堵史上,“摇号限购”类限车措施,并非首次。此前,每当拥堵来袭,北京首先想到的都是通过行政手段限车。遗憾的是,每次限制,均未取得预期效果。2008年10月,尾号限行刚出台,花乡等汽车交易市场瞬即迎来选购二手小车的客流。截至目前,北京究竟有多少人名下有两辆以上机动车?北京市交管局虽未公布相关数据,但来自亚运村车市、花乡车市的数据显示,买第二辆防备限行者,所占比例一度接近30%。

  依靠行政强制手段治堵,很快就会遭遇“反噬”——尽管此前的限车经历,已经验证了这一法条,但此轮北京治堵新政,还是先对汽车数量“开刀”,推出了“史上最严限购令”。

  然而,梳理北京治堵新政推行百日的功效,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通报的数据为,拥堵减少了8%。

  对于机动车保有量500多万辆、高峰时段多数交通干道交通流量远超负荷的北京而言,8%的拥堵效果,无异于杯水车薪。

  南三环马家堡的一家一汽大众4S店的销售总监藤原认为,汽车数量并不是造成北京堵局的根本原因,香港、澳门等弹丸之地,车辆保有量高于北京,但不常堵车,“太多的问题,都被简单地归咎于汽车数量了,郊区大量发展房地产,交通却跟不上,大家拼命买车,形成了恶性循环。”

  不少专家跟藤原持相同观点:限购令不仅治标也就是缓堵功效有限,而且不治本,长期实施还会重创汽车产业。

  尽管“限购令”质疑声不断,但暂时不会取消,3月7日,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说:“官方会依据执行的实际效果,再做具体的分析考量”。

  本报记者 朱开云 刘泽宁 汤旸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