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晒公车数 网友质疑不够“赤裸裸”】
针对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公车问题,北京大胆带头开先河,拟每年7月公布全市公车数量。据目前公开统计数据,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市“严格意义上”的公车数量——62026辆。然而,62026辆这一官方统计与民间版70万辆的估计落差依然引发了热议。同时民众对公开每年的公车购置费、车辆型号、油耗、运行费等详细信息也表示强烈要求。因此北京市在破冰之后,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公车公开数量“保守”? 应不止62026辆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62026辆是一个较为“保守”的数字,这与统计口径有关。专家分析,一般认为公车概念有大、中、小三个范畴,本次统计采用的是最小范畴的公车概念,即仅包括北京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如果采用中型范畴,还应加上国有企业、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等。如果采用最大范畴,则应加上动用项目性专项资金购置的公车。公车统计应该采用最大范畴,即只要动用公共财政资金购置的都应该算作公车。按照这种统计方法,至少还有3万辆车没有计入公车,因为一般单位项目性专项资金购车数量就能占到1/3甚至一半。这就引发出一个“广义”和“狭义”的统计差别。
公车多少才算“少”?
对于北京公车数量“官方版”和“民间版”的落差,官方已经予以否认。有媒体做了这样一个比较,目前北京街头跑着的出租车也就是6.6万辆,比官方公布的公务车“狭义数据”仅多几千辆而已。这意味着6万多辆“狭义官车”近乎可以满足北京这样的千万量级人口大城市的打车出行需求。
另据媒体报道,北京主城区出租车每千人拥有量为5.5辆;而在有的地方,原则上公务小汽车数量配备根据编制人数,每15人至18人就配1辆行政业务车辆,相当于每千人55辆以上。由此引发的两个疑问是:北京市的公务员出行需求与市民打车出行的需求相比哪个更大?在北京市人口远远超过公务员人数的背景下,仅比出租车少几千辆的62026辆公车究竟是多还是少?答案不言自明。
【“全面限车”时代 新能源汽车的诱惑在招手】
近日,新能源汽车产业路线图敲定,新能源的技术发展路线将是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两轮驱动,2011到2020年的十年间,中央将投资千亿,其中,500亿元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促进公共平台等联合开发机制;300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200亿元用于推广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的节能汽车。
从“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大跃进”到16家央企组建电动车产业“航母”, 虽然艰难不易,新能源汽车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缩小着与老百姓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最近,北京又出台政策,将在2012年年底前推广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3万辆。这3万辆新能源车中,将有纯电动车2.3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7000辆,推广规模是6个试点城市中最大的。北京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将可以获得国家与北京市政府的双重补贴,每车最高补贴额可达12万元。北京消费者购买纯电动车,除了高额补贴外,还将享受不摇号、不限行、不纳税的优惠,在“全面限车”时代,面对号牌资源稀缺、出行受限、高油价的现实,新能源汽车的 “春天”看似很近。
【北奔“双限”:限购压力下车商利益大战】
近日,北京奔驰因对旗下授权经销商实施“双限”(价格管理及价格回升计划”和“销售区域管理政策”的“双限)措施而陷入风波。它再次暴露车商关于定价话语权的利益之战在限购背景下走向矛盾激化。
北京奔驰方面解释,由于车型降价销售和经销商跨区域,导致了北京奔驰的品牌形象及车型市场价格出现混乱,措施的出台,意在北京奔驰方面对自身网络渠道的调整规范。而无奈的经销商也是苦不堪言,汽车限购政策导致北京汽车销量瞬间萎缩,库存超过了承受能力,严重挤占了运营资金,经销商只有降价销车和到外地销售以解决燃眉之急。
在车型价格方面,目前不少汽车厂家,除了在新车上市时对产品制订“厂家指导价”之外,还会对各地区的经销价格实施最低限价,以避免出现部分经销商实施价格“大跳水”而对整体市场造成冲击。对于无权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变化确定汽车售价的经销商们来说,他们往往会面临因长期库存肿胀而遭受成本压力、但若为消化库存而大幅降价却又受厂家处罚的尴尬。而跨国品牌对国内的经销商拥有更多的支配权力。
北京实施摇号限牌政策以来,大部分厂家对京城经销商跨区域销售都采取了宽松的政策,而且配合经销商适当调整库存和销量目标。北京奔驰的任务额没有及时做出明确调整,反而实施“双限”政策,禁止跨区是一方面影响,最致命的是限制最低价格,国产车比进口车还贵,完全丧失了价格优势,在不断提高销量的压力下,经销商面临生死门。考虑到限购政策下北京市场的特殊性,北京奔驰此举无益于解决其目前存在的汽车销售价格和经销商管理体系混乱的问题,有点背道而驰。(记者 崔元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