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停车难,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早在2003年,杭州市就成立了解决道路交通“两难”问题协调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两难办”)。
为了缓解停车难问题,“两难办”最近出了不少新招数:今年,将在主城区东南西北规划建设大型停车场,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换乘枢纽系统。但是,大型停车场建在哪里,具体怎么建法,目前还在研究之中。
此外,杭州将加大政府投入建设社会停车库,缓解老城区停车问题;进一步加大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停车场建设的力度。
同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公共道路停车收费价格,通过差别化定价实现导向。
“两难办”的工作人员胡春雷说,“停车难”只能做到尽量缓解,试图一朝解决也是不现实的。对此,公众应该摆正心态、理性分析,不能抱过高的期望值。浙江大学城规系副教授饶传坤也抱有相似的观点。他表示,一个城市的承载量毕竟是有限的,一味建设停车设施反而会刺激机动车的快速增加和停车需求的不断增长,这又将进一步要求城市提供更多的停车泊位,形成恶性循环。对中心城区的“停车难”问题,不可能无限度地满足,这就需要柔性引导。
此外,停车难也是个社会综合问题,不能孤立、简单地看待。就拿“地上高于地下”的停车定价导向来说,杭州小区包月停车费是100元,占道泊位是每月80元,而一般地下车库的收费是每月360元。要改变现有的价格导向,不是某一个部门短时间内能解决的。
因此,要缓解“停车难”,可以另辟蹊径,跳出“停车”看问题:
错时停车。目前,杭州市已有103个社区与113个单位开展“错时停车”,错时利用泊位5775个。
提高公交分担率。杭州的公交分担率是25%,欧洲、日本、南美等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分担率已达40%-60%。
停车市场化。杭州市政协委员张和平说,建议停车市场化。城市资源有个最佳匹配度。可以考虑在12平方公里的主城区范围内减少停车位。
合理规划。最新的《利用公园、绿地、操场等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库)布点规划研究》说,利用小区附近的公园、绿地、操场,增建停车场,目的在大幅度地提升居住停车位。对新建项目,应严格按标准配建停车位。
更重要的一点是文明停车。浙江工商大学公管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马良说:“去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双超1800万辆,成为‘全球一哥’,但是市民开车和停车的无序化现象明显。这涉及到一个用车文明程度和停车秩序的问题。车主的公共意识有待提高,比如不为了免费的停车位抢来抢去,自觉遵守相应的社会规则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