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家争鸣到百花齐放,从以洋品牌为主到自主品牌加入,从崇尚大排量、高配置到强调节能与环保,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大到强,中国公务车采购也在转变:采购方式逐渐实现市场化,采购对象趋于多元化,采购车型突出节能化。
1949年~1979年:
公务车需求催生轿车工业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领导人坐的车辆许多是解放战争时期保存下来的。1949年初春,毛泽东主席进入北平(从1949年9月27日起北平改称北京)阅兵时,乘坐的就是敞篷吉普车。随后,前苏联的吉斯100型和115型等陆续引入中国。
乘坐进口车,是在我国还不完全具备制造汽车实力背景下的无奈选择。随着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我国自己生产汽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1953年,在毛泽东主席的直接指示下,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兴建。在1956年国内首辆解放卡车CA10下线前,毛主席提出了开发国产轿车的希望。随后,时任第一机械部部长的黄敬提出了试制国产轿车的计划。1958年5月12日,国产CA71东风牌小轿车试制成功,毛主席与林伯渠试乘后提出修改意见。2个月后,第一辆红旗车CA72下线。
当时,一汽造轿车的初衷主要是为满足公务用车需求。一汽开发轿车的目标有两个:一种是大排量的轿车,供国家领导人和驻外使节使用;一种是普及型轿车,供各部门公务和接待外宾使用。从某种角度说,正是公务车的需求,才有了中国轿车产业。
此后一段时间,红旗车是中国公务用车的不二选择。后来,上海牌轿车、北京212吉普车等陆续加入我国的公务车队伍。
1980年~1994年:
“南桑北奥”树“官车”形象
我国老汽车人陈祖涛在《我的汽车生涯》一书中回忆说,1982年6月,邓小平以一句“轿车可以合资”的批示,为国内合资轿车大批量生产开了绿灯。上海大众、北京吉普、广州标致成为第一批合资的汽车企业。随着产品的逐步增多,我国公务用车有了更多品牌选择。
1985年,我国引进的第一个汽车品牌桑塔纳实现本土生产。在1994年正式取消“汽车控购”前,由原国家计委和全国各省市区计委统购统分的本土产桑塔纳,以近乎疯狂的速度拿下我国60%以上的公务车市场。1988年,奥迪授权一汽生产奥迪100。1989年9月第一辆奥迪车下线,当年就生产了几百辆,迅速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
这个时期,随着国家对于各级政府部门拥有车辆的管制放松,地方政府自行采购的进口车大大增加,大量进口轿车涌入中国。当时盛行的有丰田、尼桑(现为日产)、皇冠、公爵王等。
尽管公务用车品种日益丰富,但是桑塔纳和奥迪仍占主流。当时有一种说法叫“南桑北奥”。这两个品牌不仅先入为主地塑造了“官车”形象,还极大地影响到后来私人的购车选择。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官车”形象一直是这样的:尺寸较大的黑色三厢轿车,内部宽敞,外形方正、大气而内敛,排量因级别不同有所差别。
在这个阶段,轿车仍主要是满足各级政府和国营单位的用车需求。直到1994年出台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提出“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才进一步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轿车开始走入普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