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拘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公职人员将开除公职、禁驾5年甚至终身禁驾……5月1日以后,一连串前所未有的严厉处罚直指“醉驾”。然而,心存侥幸、法律意识淡薄者依然存在,依然有酒后驾驶者顶风作案。省公安厅交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5月1日零时至9日18时,全省共查扣101名酒后驾驶者。
酒驾入刑后,如何认定醉酒驾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其标准是什么?醉驾被查后,有哪些处理程序?坐实是否醉驾,需要哪些证据?5月9日,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市交管部门。与此同时,交警部门也对一些所谓“躲避醉驾妙招”进行了分析。
本月起24小时拉网查酒驾
公安部交管局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0年,每年有3500余人因酒后驾驶肇事死亡,9000余人受伤。普遍认为,“酒驾”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违法成本太低,不足以触动和震慑醉驾者。5月1日起,按照刑法修正案,醉酒驾驶者将被处以拘役等处罚。处罚力度不可谓不大。然而,新法已出,顶风作案者依然存在。
5月2日14时许,太原交警查获了醉驾入刑后全省首例醉驾者,地点就在流动人员密集的朝阳街服装城一带。
5月4日晚,长治交警在酒后驾驶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中,查获长治“醉驾入刑第一人”。
5月5日至6日,晋城交警部门在阳城、高平、泽州、沁水及城区,接连查获7名醉酒驾驶者……
据省公安厅交管局副局长张顺喜介绍,5月1日零时至5月9日18时,全省交警部门在11个市设置固定查车点,对过往车辆驾驶人进行了酒精测试,共查处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101起,其中,饮酒后驾驶77起,疑似醉酒驾驶24起。
目前,对77起饮酒后驾驶者已全部进行了行政处罚;对于醉酒驾驶者,警方正在按照法定程序进一步核实处理。
张顺喜表示,5月1日起,全省交警24小时拉网式检查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特别是在一些重点时段,对一些重点路段进行重点检查,持续保持对酒驾的高压、零容忍态势。
是否酒驾血液检测最关键
涉嫌酒后驾驶被查获后,交警首先用吹气式酒精测试仪对驾驶者进行检测,初步判断司机是否饮酒。省交管部门介绍,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的要求,区别于以往的严查酒驾行动,此次侧重为醉驾者固定证据。
交警所说的证据主要包括血液检测结果、询问笔录、证人证言、执法过程视频等诸多内容,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血液检测结果。如果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80毫克/100毫升,就属于醉驾状态。公安机关将立即对酒驾者刑事立案。“醉驾者如果符合办理取保候审条件的,近亲属或者法定代理人(律师)可以为其办理取保候审。”交警介绍,真实身份、稳定职业是取保候审的前提条件。但是,刑事立案后,个别醉驾当事人发生逃跑行为,或拒不说清真实身份,不配合警方办案的,警方将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随后将进入批捕、公诉阶段,直至完成起诉审理,大概需一周左右时间。另外,如果当事人对测试结果有疑问,可以提出异议,交警部门在抽检血液时会留有备份,重新进行检测。
按照刑事案件取证规定,对有醉驾嫌疑的司机,须进行抽血取证。查酒驾中,吹气式酒精检测仪器的数据,仅是交警前期判断醉驾的方法。抽血检验体内酒精含量后,才会对司机采取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