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治堵长远之策:跳出交通破解“南昌之堵”

2011年05月26日 17:18 来源:江西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场声势浩大的交通“突围战”正在南昌打响。

  在5月中旬启动的“啄木鸟行动”全民“挑刺”行动中,交通成了众矢之的;而在5月22日推出全市干线路网规划中,南昌提出将在5年内投入300亿元,打造“五横三纵”城市快速路和“五横七纵”干线性主干道。这些决心与努力,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让城市交通尽快顺畅起来。

  打通断头路、改造及新建路网、大量增设停车场、改善交通管理水平、提升市民交通意识、推行公交优先战略……一个个极富针对性的措施摆上案头,付诸实施,显示出南昌不解拥堵之困誓不罢休的突围决心。

  但同时,一个根本性问题似乎被忽略。“‘南昌之堵’,表面看来是交通自身的问题,其根本却是南昌‘小城意识’下,老城资源过于集中、产业升级缓慢、城市框架未获实质性突破所致。”南昌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柳华说。

  从交通本身入手寻求“药方”,堪称南昌治堵行动的当务之急;而为老城“减负”,推动产业升级、真正拉开城市框架,才是更具根本性意义的长远之策。

  “只拆不建”,执行规划要科学更要大气魄

  早在2002年前后,南昌便喊出了一句连周边省会城市还未喊出的口号——“老城区只拆不建”。即凡老城区内的房子拆除后,只用于营造绿地、社区广场等公共设施。其中用意,一是为了改善居民生活空间,二是为了引导市民向红谷滩新区分流居住。

  但随后的现实,却让这一口号成为空想。

  5月23日上午,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单是八一广场周边约1公里范围内,在建的工地便不少于10个。除昌大一附院、昌大二附院等少数公共配套项目外,不乏央央春天之类纯地产项目。柳华说:“别说在沿海,即便在中部其他省会城市,在核心城区大片新建商品房的现象,已属难见。”

  当老城区“只拆不建”这一愿望落空后,居住人口过于集中的现象便日益严重。据2010年南昌市交管局调查,在老城区阳明路以南、洪都大道以西、解放路和洪城路以北、抚河路以东的14.44平方公里区域内,常住人口64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43万人,大大高于国际国内城市人居标准。

  而同时,长期驻扎在老城区的公共配套资源亦难舍老城的超旺人气,宁愿就地改造,也不肯挪离“宝地”。以医疗机构为例,昌大一附院、昌大二附院、省中医院等全省几家知名医院,相互之间的间隔仅为数百米。而在长约千米的叠山路上,更是集中了五、六所中小学。过于集中的居住功能、公共服务功能,带来过于集中的人流、车流,自然会引发拥堵之困。

  就此,柳华坦言,行政、服务、居住功能过于集中于老城区,是导致老城区拥堵的主要原因。在拆迁成本高涨的情况下,老城“只拆不建”或许很难执行,所以更应该科学拆建。即应坚决拒绝新建地产项目,抬高公共项目建设门槛,适当降低公共项目密度。更重要的是,在论证一个项目时,要充分论证该项目对周边区域及整个老城交通的影响。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机构放弃核心区域走向新城区的确有难度,但只有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南昌交通才有望迅速改观,南昌人的幸福指数才能有个大的提升。”一位受访学者感慨道。

  产业升级,为老城区“减负”让新城区繁华

  5月22日下午4时,象山路。虽然是周末,但从后墙路至瓦子角,短短一站路,记者乘公交车,走走停停,足足花了20分钟。这只是这段路的一个缩影。

  而在中山路,往来人流、车流更是挤成一团。沿街店家及摊主的叫卖声、车辆的喇叭声此伏彼起,使这条有“江西第一商业街”之称的街道人声鼎沸。实际上,南昌人都知道,道路坑洼不平、街道建筑陈旧、商品档次不高、随处摆摊设点等现象,让中山路、胜利路及周边的核心商业街区,几乎维持着10年前的格局和层次。

  这种低层次的城市服务业,典型的特点是劳动力密集,靠大量的人流和人气获得利润,但这类黄金地段固守这种低层次、低品位的商贸产业,无疑是一种浪费,其对城市的伤害则是巨大的人流、车流从全省、全市汇聚而来,让交通举步维艰。

  在采访中,柳华认为,老城区固守着传统的高人气、相对低品位的服务业,是导致城市拥堵的重要原因。“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洪城商圈,商圈内什么商品都有,还兼具销售、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导致人、车、货同进同出,十分拥挤,类似这样的业态须迅速升级,或者外迁城郊。”

  一方面推动老城区内产业升级,引进大品牌、高档次企业或商品,提升单位土地产值,分流人车压力,为老城区“减负”;一方面用政府有形的手,引导、扶持商贸服务业挺进新城区,使新城快速繁荣,进一步吸引人流,并进而形成多个新的商业中心,这应是南昌治堵的重要方向。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