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历翻向六月下旬,佛山车市即将走完兔年的一半征程。在经历了2008年的低谷,享受过2009、2010连续两年的瞩目增长后,车市在2011年迎来了更为复杂的局面。
上半年,从日本大地震的车市余波,到全国范围内车市拐点论的兴起,从二手车的加速,到车商走马圈地的继续,从各种政策刺激的退出,到汽车消费投诉的增长,交织在一起上演了佛山汽车市场多年来罕见的形势;而这一切的种种,又将为下半年的走势带来哪些微妙影响?记者将一一盘点。
关键词 持续增长
带有惯性色彩的增长,是车市进入2011年以来重要的特色之一。在此前,佛山车市的增长冲动已经延续了近2年时间。佛山市发改局今年4月发布的消息称,仅2010年前三季度,佛山全市的汽车商品就实现了170.02亿元的零售额,增速达到了惊人的47.7%,在这样热烈的社会消费氛围之下,2011前半程佛山车市的前进态势获得了持续推动。其中,前四个月的全市汽车累计实现零售额98.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1%,占零售总额的16.1%。
但必须正视的是,不利因素也在上半年接连出现,如一些优惠政策的退出、燃油价格的不断攀升等;与此同时,国内车市的“拐点论”逐渐兴起,统计数据称全国汽车产销出现回落。
特别是在5月中后期以来,佛山车市也确实出现人气不旺的普遍现象,令很多销售任务高于去年的车商心理压力倍增。正因如此,习惯了高增长的车商已经逐渐摒弃了狂欢心态,保持稳健的营销攻势以面对正在逐渐泛起的“拐点论”。
关键词 地震余波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这场震惊世界的灾难,也为佛山车市乃至整个汽车产业带来了震荡。
基于长期的深耕细作,日系进口与合资品牌在佛山拥有广大的支持者。数年以来,在当地年度前十大畅销车中,日系合资车型都占据着过半宝座;而斯巴鲁、讴歌、进口三菱、英菲尼迪等日系进口车型也占据了佛山豪华车市场的较大份额。在地震初期,由于当时各经销商库存有限难以得到补充,因此很多相关的进口车型供应紧张,并迅速传出了价格优惠回缩甚至提价、断货的消息。
而到了4月,紧张气氛开始蔓延到合资品牌,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4月就发文宣布,受零部件供应短缺影响,4月下旬起丰田位于中国的工厂将部分减产。在当时佛山相关车商称,在减产后现车供应必定缩减,五六月份库存将受到严峻挑战。此后,这一预期果然得到应验,虽然到6月前夕供货已有所缓解,但一些关键车型仍不乐观,同时优惠也不断缩水,不得不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佛山车市的销售格局。
关键词 二手车市
佛山汽车销售额的增长,并非仅仅来自于一手新车的增量,二手车市场也贡献良多。在2010年,整个广东省二手车市场曾一度陷入低潮,而今年一季度渐有回暖迹象,佛山也保持了同步增速。根据广东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统计,一季度佛山二手机动车同比增长29.95%;其中二手乘用车增速达67.21%。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二手乘用车交易量方面佛山一季度达到了1.17万辆,以微弱优势,险胜了销量1.14万辆的东莞,位居广东第三。这是一个突破性的变化,根据此前广东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二手乘用车销量去年全年销量排在全省第三位的是东莞,而非佛山。当时两地之间的数据分别为4.65万辆和4.02万辆。
针对后市,佛山二手车经销商分析认为,当前市民汽车使用的需求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特别是对销量基数不大的二手车市而言,市民的需求更是非常可观;在油价等养车总支出上涨的情况下,消费者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势必会对总价较低的二手车加强关注,进而促进这一市场的总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