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程远:“纳智捷”会给中国汽车带来什么冲击?(2)

2011年07月01日 08: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同年12月14日,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在杭州挂牌成立,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台办官员陈建国、张相木、徐莽、王育文及浙江省副省长龚正、杭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邵占维、市人大主任王国平等当地众多高官,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办公室主任丁远超出席,场面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东风裕隆公司高调宣称:将“汇聚华人智慧、汇集全球优势资源,打造高端华系车品牌“纳智捷”(LUXGEN),开启华系智慧车元年”。从此,一个大陆民众十分陌生的车型品牌“纳智捷”,在大陆各种媒体上频频显现。

  何为纳智捷?裕隆何来?

  何为“纳智捷”?“裕隆”是谁?此前,凡有汽车合资公司成立,其产品品牌早已为大陆民众耳熟能详,此次则大不相同,不仅大家对“纳智捷”闻所未闻,就是对于裕隆集团也颇感陌生。为何要建立一家海峡两岸的合资公司?中国大陆的汽车合资公司还不够多吗?“纳智捷”为何称“华系车”?大陆人心中迷雾团团。

  裕隆集团1951年在台湾创立,1953年设立裕隆汽车制造公司,1969年成立中华汽车公司,目前是台湾岛内最大的汽车企业。裕隆创始人严庆龄,原籍上海,1946年移居台湾,是一位笃信“工业兴国”的老式知识分子,以“发动机报国”为己任。夫人吴舜文女士“夫唱妇随”,要给中华民族“装上汽车轮子”。然而,两位先行者“壮志未酬身先死”,现任董事长严凯泰,子承父业,立志要完成父母遗愿。追思“家父家母”的汽车抱负,严凯泰流露出无限深情。在如今这个商业社会里,有人也许会不以为然,但在我与严先生十数年间断的接触中,却感受到了他的真诚。联想台北有以“忠、孝、仁、义”命名的街道,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上,海峡对岸的同胞的确令此岸的中国人敬佩。

  然而,台湾36000平方公里国土、2200多万人口,最高年销量56万辆的汽车市场,供十余家汽车公司你争我夺,不能够给裕隆提供一个做大做强的舞台。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后,严氏母子便把眼光投向了大陆的广袤市场,“回到祖国大陆把汽车工业做起来”。

  我曾做过这样的设想:如若不是深陷于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汽车情节,借助台湾经济起飞,投资其他行业,今日裕隆会不会与台塑、富士康等齐名?如若不是执意要做汽车,裕隆在大陆的发展,会到今日才开始“起步”吗?当然,历史没有“如果”。

  自主理想与合资现实

  1995年,在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关注下,裕隆集团旗下中华汽车与福建汽车集团合资,成立了东南汽车。双方宣称:“凭借海峡两岸同文同宗的人文地理优势和骨肉情结”,“以两岸优势互补合作形式,发展中华民族自己的汽车工业”。 这是裕隆首次进入大陆汽车市场,很快“得利卡”、“富利卡”风靡大陆市场,继之,菱帅、菱动、菱绅等“菱”字头轿车相继问世,福建汽车业开始崛起。

  2000年3月,裕隆又与东风合资组建风神公司,先后生产了风神1号、2号、3号乃至4号轿车,一度还夺得大陆市场2.0升中高级轿车销量第一。

  然而,无论是东南项目还是风神项目,都未能给裕隆带来在大陆发展的契机。因为两项目的核心技术都不在裕隆手中,待外方与大陆合作方有了更多、更深入的接触后,裕隆渐渐被边缘化。日产抛开裕隆,直接与东风建立了股比对等的合资公司;裕隆仅保留下一个小小合资工厂,为东风日产代工。在东南汽车公司,股东层面随着三菱的进入,中华所持股份被稀释至25%。合资公司与原来设定的目标渐行渐远。

  在大陆的两个项目先后受挫,使裕隆更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在市场上求得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此前,1981年,裕隆便投入20亿新台币,成立了自主研发团队,并从底特律“三大”汽车公司引进大批海归人员。经过30年积累,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研发实力。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2005年,裕隆日产与裕隆集团分立,裕隆集团加大自主研发力量,全力打造自主品牌。“汇聚当代车业最新技术与工艺”,根植于台湾强大的IT业实力,突出“差异化”,跨越汽车与IT两个产业,首创“IT+AUTO+ET”造车理念,在“IT智慧科技”与“ET绿能科技”的双重推动下,“豪华、智慧”的高智能车型“纳智捷”在台湾降生了。

  “智慧车”是“纳智捷”找到的品牌差异化,核心DNA是IT、智慧、智能,纳智捷无论外观造型还是配置性能,都堪与跨国公司品牌媲美,在台湾上市不到一年,销量就超过本田CR-V和丰田RAV4,成为全台湾SUV车型销量冠军。今年1-4月,纳智捷MPV在台销量占同级MPV总销量45.3%,在市场上树立起了“华系车”的主流地位。

  “纳智捷”,一个汇集了华人智慧的杰作,一个裕隆打造的“华系车”高端品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