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摇号限购“半年考”的成绩正在评估,其不良的社会反响已经开始“发酵”。7月11日,贵阳市出台《贵阳市小客车专段号牌核发管理暂行规定》,成为继北京之后对汽车进行摇号限购的第二个城市。根据规定,自7月12日起,新登记的小客车将实行新号牌核发规定。新号牌分两类:第一类是小型客车专段号牌,准许驶入所有道路,该类号牌实行配额管理制度,每月2000辆;第二类是普通号牌,禁止驶入一环路(含一环路)以内的道路,核发数量不受限制。
贵阳市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作为西部省会城市,贵阳的经济并不发达。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贵阳全市机动车数为61.6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33万辆,约占机动车总量的53.6%。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评论:“约9平方公里的贵阳市一环线内不可能实现公交网络的密布,不会形成北京一样的地铁网络化,私车出行是小城市的必然特色。依据贵阳的很多指标,绝大部分大中城市都能找到类似主城区限牌的理由。”
引发其他城市的“效仿”,是北京实施限购政策之后很多行业人士最为担心的事情。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广州、深圳、重庆和杭州等拥堵城市纷纷放出治堵“风声”,但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这些城市都没有贸然采取行动。如何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很多城市管理者必须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贵阳实施摇号限购政策之前,北京刚好迎来治堵新政的“半年考”。6月中下旬,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官网发起“交通缓堵民意调查”,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交通拥堵状况是否有所缓解,二是哪些措施对缓堵最有效。其中,近八成参与者认为“没有缓解”。认为“购车摇号”措施对缓解拥堵最有效的参与者仅为7%,是几个选项中得票最少的一项。
由此可见,即便在北京这样一个拥堵的城市,限购政策也没有得到太多民意的支持。人们在抵触该政策的同时,也顺便抹杀了其带来的积极效应。而根据此前官方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治堵新政”实施后的首个季度,工作日平均拥堵持续时间共计1小时15分钟,与去年同期的2小时15分钟相比减少1小时。
“与北京的情况不同,贵阳是全国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贵阳的限购很可能造成全国很多较发达城市跟风采取限购措施。”崔东树认为,限购的蔓延趋势很容易扩张,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蔓延后将会很危险。
“对贵阳来说,限购政策是一个以堵代疏、以逸待劳、消极偷懒、回避矛盾和责任的举措。”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贵州限牌虽然有些传闻,但消息发布和实施速度较快,这使很多消费者措手不及。这样突然的消息会让很多人感到未来不可控。“如果没有稳定的预期,很多大中城市的消费者都要考虑提早购车,这更不利于道路拥堵的缓解。”
这种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在很多地方,因为害怕未知的调控政策,很多消费者不得不选择提前购买汽车。一个名为“413”的网友在论坛上询问:“今天和朋友聊天,他说年底天津可能也要摇号,不知道是否可信,谁有准确的消息啊?”
来自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信息,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亿辆,私家车保有量达7206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73.2%。个人汽车拥有率不断提高,私家车作为民众出行的交通工具已经日益普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跟进,将对汽车消费环境和汽车市场的平稳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表示,公交、地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长,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则有很高的智力门槛和财务成本,相比之下,“限购令”操作简单、见效又快。“但‘限购令’后遗症较多,一是大幅推高了不用摇号的二手车价格,增加了老百姓的购车成本;二是老百姓好不容易摇到号更青睐于买高端的合资和外资车,不利于自主品牌和小排量车的成长,不利本土汽车工业和节能减排。”
事实上,从今年上半年的市场走势来看,自主品牌的销售业绩下滑最为明显,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15.6万辆,同比下降0.82%,占乘用车总销量的44.39%,占有率较同期下降2.96个百分点。其中,奇瑞、比亚迪、华晨和长安等主流自主品牌销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与此同时,整个汽车市场的增幅也由去年的高达30%下降到不足3%。
对此,工信部官员表示,“十二五”期间,汽车产销量不可能再保持此前业内预期的10%~15%的年均增速,“要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可以说,在市场对汽车限购令的担忧背后,是决策层对“十二五”期间汽车保有量合理值的重新评估。然而,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正在研究贵阳市颁布的“汽车限购令”政策,“此举不符合《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个规划管到2012年,现在还没过期呢,我们从来不主张实施限购”。据悉,这也是国家相关部门对贵阳限购的首次明确表态。
一方面是汽车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一方面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城市规划和管理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与协调,不仅关系到一个城市的交通问题,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满意度问题,每个决策者都必须慎之又慎。(黄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