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专家:政府应减少对于汽车市场的政策干预

2011年08月16日 13:46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了7月份产销数据,7月产销虽然均超过100万辆,但与6月相比却分别下降6.96%和11.19%,与去年7月份相比虽有增长,但增幅极小。其中商用车产销环比降幅明显大于乘用车。1~7月,汽车累计产销超过千万辆,同比增幅较上半年温和回落。曾经火爆的中国车市从今年4月起出现调整走势,至今仍然低迷,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自主品牌,这种持续的颓势不免让人担忧。

  市场占有率大规模下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7月份中国车市仍保持低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国家宏观调控及汽车鼓励政策的退出。7月是汽车产销传统淡季,多数企业进行设备检修和高温放假,影响产销总量。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市场占有率出现了近年来少见的大规模下滑。

  根据中汽协数据,7月份,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创下近年来最低值,仅为36.13%,占有率环比下降4.1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79个百分点。

  董扬认为,自主品牌大幅度下滑与交叉型乘用车下滑较快有关。据统计,7月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下降23.51%和16.24%,是细分车型中下滑幅度最大的车型。董扬表示,各种利好政策到期或结束对微型车企业影响最大。

  我国自主品牌产品以小排量车为主,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表示对小排量车的未来担忧,国家鼓励购买和使用小排量汽车的政策至今没有实质的内容,造成1.3升以下乘用车市场萎缩,未来政策走向对自主品牌产品不利因素多,如节能车标准和补贴的变化、鼓励合资自主等。

  政策不确定性成为重要因素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由于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退出及各地方限车政策出台以及高涨的油价等用车成本的增加,国内汽车市场增速从去年的30%下降到3%。政策的不确定性正成为汽车市场大起大落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分析认为,目前车市的最大问题正是由于2009年政策对于汽车市场的过度刺激,而今年这些刺激政策的退出,就成为车市增速大幅降低的最重要因素。由于一揽子刺激政策的退出,造成了汽车市场至少减少20个百分点的增速。

  许多车企老总和行业专家对于今年车市的增长并不乐观。多数人认为今年车市的整体增速不会超过10%。他们认为,政府应减少对于汽车市场的政策干预。过多的刺激政策扩大了汽车市场,同时也可能会造成产能过剩现象,而政府又开始控制企业的产能扩张。这种不稳定的政策方向让许多企业很头疼。

  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表示:“汽车消费不用刺激,它的需求是本来就存在的,关键是不要有太多的制约就好了。”

  沃尔沃中国区副总裁宁述勇认为:“现在汽车政策很拧巴,一会儿拍一拍,一会儿打一打,没有对行业很长远的规划。”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今年国家的宏观调控和购车优惠政策取消决定了当前车市状态,全年出现前两年的高增长已经不太可能,预计今年车市的增速将肯定低于GDP增长。

  品牌形象亟待提升

  虽然国内车市低迷,但进口车逆市增长的势头却十分迅猛。这与国内自主品牌的下滑形成鲜明对比。

  董扬对记者表示,自主品牌今年困难确实比较大。这是由于在政策退出后,自主车与合资车在产品竞争力上的差距进一步放大。他呼吁政府和消费者还需对自主品牌有更进一步的支持;同时他认为,自主车企当前在资金问题上并不像媒体报道的那样突出,他表示随着技术上的慢慢成熟、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会逐渐回升。

  另外,在当前无法改变政策环境的情况下,国内车企应如何适应市场应是目前每一个销售老总思考的问题。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市场的情况是,汽车营销基本上等同于促销,价格战几乎成为车市的主旋律。特别是对于自主品牌来说,由于品牌溢价不高,又面临合资品牌上打下压的压力,销量下滑情况比较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顶住压力,提升品牌形象,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针对整个汽车市场,中汽协希望政府能出台有利于市场的政策,如果市场继续恶化,就无法达到汽车行业练内功、调结构的目的。张海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