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评论:路面传感器能缓解北京交通压力吗?

2011年11月11日 15:00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市计划在重点路面上铺设传感器,监控道路流量信息,以此缓解交通压力。合作方是中国联通,西城区将率先实现。(详见11月1日北京青年报)

  路面传感器是一个什么形状(态)的东西,人们大多没有见过,新闻报道中也未加详解。但是,它是铺设在路面上的,这点似乎确定无疑。据报道说,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表示,传感器可以通过监测道路流量,反馈至交通系统的后台,再通过红绿灯对道路流量进行控制,同时通过准确监测违章车辆降低路面的拥堵率。未来,传感器还将与车载终端平台联网,为车辆自动选择适合的行驶线路,并定时向市民手机发送信息。走在路上,手机会随时收到车流量信息,提示绕行路线。

  尽管我已经基本上选择公交出行,大多数时候放弃个人自驾行,我仍然对铺设路面传感器十分感兴趣,也对西城区道路率先进入路面传感时代感到兴奋,更对今后西城区居民驾车出行和开车去西城区的市民一路畅通表示祝贺。中国的道路发展有点类似社会发展,富的真富,穷的真穷,富人吃海参鱼翅鲍鱼血燕吃出一身毛病了,穷人的孩子吃顿中午饭还需要政府救济和社会慈善呢。有的地方连条像样的沥青路也铺不起,先进的先富的地方已经超越世界发达国家,路面开始铺设传感器了。仅就路面而言,可谓在同一个时空里,集原始社会路面与发达共产主义社会路面——不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路面,不同社会形态的路面于一体,应有尽有。

  我很理解钱多得没处花的痛楚,就像理解富人吃鱼翅吃一碗倒一碗,或者是道路反复开挖一样。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太有钱了,钱多得已经花不完了,每年又有新的税收,必须把已有的钱花掉,怎么办呢?比如一个地方就那么几条路,每年给它拨钱,一年还比一年多,怎么花完呢?当然就是挖路、修路,再挖路,再修路,道路工程没完没了,是因为后面钱多得没完没了。像东西城区这样的小地方,道路不可能年年新增,只能在不断开挖和不断升级上狠下工夫。因此,监控道路交通流量从空中摄像头发展到路面传感器,也是钱太多了的必然结果。

  铺设传感器的路面比普通路面要多花多少钱,报道中没有说。能够让中国联通这样的大企业感兴趣的工程,大概不能是仨瓜俩枣的钱。况且,基于路面一年到头反复开挖,一旦铺设上路面传感器,那就意味着给了企业赚钱的“自我吸血”功能,未来的基业长青和盈利可期也。

  说铺设路面传感器能够缓解交通压力,我有点琢磨不透。东三环大北窑向南双井出口,每天堵成一锅粥,周末也不例外,铺设路面传感器能解决吗?西直门立交桥一带属于西城区重点地区吧,还需要用铺设路面传感器才知道那是几十年的“老大难”拥堵吗?铺设了路面传感器,利用手机通知每个开车人,该走双井路口、走西直门的车辆恐怕还得走,这是刚性需求使然。能够绕行的车辆自己也知道去绕行。信息提示只对弹性需求有用,对刚性需求几乎无用。交通运行有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之一就是信息越多,交通越乱。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开车的人是停下车看手机信息呢,还是一边开车一边看手机传来的车流量信息?无论怎么看,都有增加新的交通混乱之嫌。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不敢看了,有一次开车低头看BP机,结果撞车了——撞上前面突然停下的大卡车,好险呦!(苏文洋)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魏巍】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