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评论:合资公司“赢家通吃” 自主车企处境艰难

2011年11月28日 15: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入世十年,中国汽车业最大的成绩,莫过于是有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轿车自主品牌,尽管目前还比较弱小,但聊胜于无。

  入市之前,在汽车管理当局反对“散乱差”的大政方针下,今天当红的自主品牌企业奇瑞、吉利彼时还在为“入门证”奔波,为取得生产资格,而苦苦哀求管理当局给他们“一次失败的机会”。

  中国汽车“主流”的三大公司:一汽、东风、上汽尽皆忙于搞合资,比者,赛者,看谁建的合资公司多,看谁家的合资公司规模大,合资期未满就急忙又签下一个为期更长的合资协议,发展自主品牌轿车甚至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待我干到400万辆时再搞自主也不迟”,是那时主流汽车企业的“主流思想”。除一汽尚有个有名无实的“红旗”轿车外,东风、上汽的自主品牌轿车全是一片空白。10年后的今天,不仅吉利、奇瑞成了全球耀眼的自主品牌明星,奇瑞以60万辆的出口量,雄踞中国汽车出口企业第一,吉利更是斗胆提出“让吉利车跑遍全世界”的目标。此外,还有长城、比亚迪、华晨等一帮兄弟相互呼应。

  当然,更令人欣慰的是,汽车大集团自主意识的觉醒,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自主重任。长安起步较早,并已有建树,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长安汽车的自主品牌产量连续五年位列中国汽车业第一位;传统的“三大集团”中,一汽提出了明晰的自主战略,要“不顾一切干自主”;东风调整了力量,要“把发展自主品牌作为第一要务”;上汽在自主品牌项目上已投资230亿元,十二五期间还将投入220亿元,3年间,荣威、MG两大品牌市场年销量已达到16万辆;此外,广汽推出了传祺,北汽收购萨博知识产权打造的自主品牌轿车含苞待放。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要跨越,销量占到1/4到1/3的市场份额。

  然而,入世十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则更为迅猛。一是所有跨国公司品牌都进入了中国市场,中国成为世界上销售汽车品牌最多的市场之一;二是跨国公司在华合资公司规模确实做大了,具备了“规模优势”, 已有3家年产销量超过百万辆,中国已成3个跨国品牌全球最大市场,还有更多的品牌紧随其后;第三,跨国公司不仅中高端产品大幅降价,而且将产品直接向下延伸,“井水要犯河水”,与自主品牌展开面对面“肉搏”,更重要的是,合资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四处布厂,扩大产能, 摆出一副“赢家通吃”的架势。

  显然,在这场力量悬殊的角斗中,无论技术、资金还是品牌力,自主品牌都无法与合资企业相提并论。今年以来,自主品牌销量连续下滑,企业处境相当艰难,自主品牌能否坚守阵地,取得最终成功,现在仅仅只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现实前景令人担忧。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赢家通吃”是全球化最大的特点。当年“入世”,我们只看到“融入世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对其打压本土经济的危险认识不足。“入世”以来,中国汽车“融合”得太多,以致于很难找到自己了。

  还要再重申一遍: “没有自己的品牌,造多少车都是别人的辉煌”,自主品牌的命运,将决定中国“汽车强国”的成败,我们不可在“1800万辆世界最大市场中”陶醉、沉迷。 (程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