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30日电(汽车频道 魏巍) 近日,校车安全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孩子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国务院对于校车安全问题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定校车安全条例,抓紧完善校车标准。伴随着一系列事件与刺激因素,11月28日客车股集体表现强劲,上涨明显。目前,我国专业校车只是处于起步阶段,究竟未来的发展空间会有多大呢?
校车安全条例制定中 众客车股整体表现强劲
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27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强调,要预防和避免儿童各种意外伤害,特别要加强校园治安、消防安全和校车交通安全工作。国务院已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抓紧完善校车标准,做好校车设计、生产、改造、配备等工作,并建立相应管理制度。
温家宝表示,做好校车工作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要明确地方政府和部门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对发生的恶性事故要依法严肃处理。要通过中央、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为孩子们建立起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
伴随着一系列事件与刺激因素,28日,客车股集体表现强劲,其中最为抢眼的中通客车开盘涨停,最终报收于8.02元/股,上涨7.51%,当日换手率达8.73%,成交金额达1.69亿元。而校车领域的龙头股宇通客车上涨5.32%,报收于23.36元/股,亚星客车、金龙汽车、安凯客车、曙光股份均上涨明显,整体表现不俗。
专业校车行业刚起步 市场潜力巨大
由于校车市场的不规范,多数校车都是由普通小客车“挂牌”而成,或是使用微面、微卡来代替,即便如此校车数量依然稀少,经常出现严重超载现象。因此我国专业校车数量与需求量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分析认为,从整体看来,我国的校车市场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只有宇通集团等寥寥数家商用车企业涉足了校车制造领域,并且这些校车生产企业的专用校车产品大多仍处于研发或者最初的推广阶段,虽然在设计上能够满足国家标准,但依存在着各式各样使用上的不足。
其实,校车在全球汽车制造领域也属“小众”,专业制造商并不多,而看上中国校车市场的外资企业就更是凤毛麟角。美国商用车制造商纳威司达肯定是其中之一。笔者记得在2011年上海车展,纳威司达是唯一带来校车参展的外资车企。去年9月突然宣布与江淮合资的纳威司达今年更是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纳威司达集团董事长兼CEO丹尼尔•尤斯蒂恩表示希望发动机项目国产速度越快越好。
而中国本土车企也已开始跃跃欲试。作为国内第一批制造专业校车的企业,宇通客车不仅推出了多种专业校车产品,更直接参与了校车国家标准的制定。宇通客车副总王文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宇通校车产品在多方面都参照最严格的美国标准设计,甚至有些方面还超过了美国安全标准。
实际上,无论是外资车企还是本土车企,在校车制造上都需要面对市场层面的挑战。只是当外资车企实现国产化后,本土车企面临的压力将更加巨大。目前,国内校车的售价在40万元左右,而进口校车以纳威司达参展校车为例,在美国售价虽然高达10万美元,但在国产后会大幅降低,将直接与本土车企制造的校车短兵相接。
短期内销量难现大幅增长 推广仍需时日
虽然目前校车引发了广泛关注,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校车的长远发展不可能永远依赖政府补贴,如何建立健康的校车市场运营模式是其中的关键。
专家表示,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缺乏科学、统一、可持续的校车运营管理模式是共性问题。目前各地校车经营模式多种并存,主要有学校自营、政府购车学校经营、无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有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四种。其中,学校自营和无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占的比例相对较大,但是各地情况也很不均衡。北京一些学校每个学生每月缴纳校车费用在300到500元,但在辽宁,家长只愿意负担每月30元的校车费用。
校车市场需要依赖政府补贴逐步建立。宇通客车副总王文兵表示,由于校车的低赢利性,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对该市场的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有限。从现实来看,随着农村生源的减少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变,农村办学主体上移,学生上学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而由于经济原因不得不使用大量的农用车、非正规校车运营,并且是严重超载。因此,只有政府补贴能够使这些地区拥有校车,也将极大促进校车市场未来的建设。
政府埋单有助于校车市场的建立,但仅仅依赖政府支撑是无法使校车市场进入良好的循环。受制于地方财政预算有限、油价高企等因素,政府购买并维持校车的经营或导致效率低下、问题众多而难以持续。但也有专家表示,不可将校车市场化经营。在一些发达国家,校车由该国教育部门直接管理,并且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由专门的类似汽车租赁公司提供校车,司机也必须经过教育部门的专门培训。校车应该是政府提供的一项公益服务,市场化就要追求经济利益,使安全问题退而求其次。
校车究竟应当由政府直接管理,还是由政策引导结合市场运作,这些管理问题还需要逐步探索。可以肯定的是,校车市场在今后的几年会受到政策的积极影响而逐渐成长,虽然短期内校车销量难现大幅增长,大规模推广仍需时日。但是,在校车制造这片蓝海中,战斗已悄然打响。(中新网汽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