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中国救外资损内资 乘联会炮轰合资车

2011年12月08日 10:22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是救了国外汽车寡头们的命,却会导致内资汽车企业快速消亡。”昨日2011年11月汽车市场及政策研讨会上,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愤然炮轰合资车企时这样说道。乘联会表示,内资乘用车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亟待转变。

  在2011年,政府精心呵护,重点培养了多年的内资乘用车企业市场占有率下降了2%,如果去掉出口的增量,实际上国内市场销量时负增长。饶达告诉记者:“如果严格按会计法计算,内资乘用车企业的主营业务是总体亏损状态,而且绝大多数人对今后的市场前景更悲观,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在分析原因时,饶达秘书长重点强调了三点:

  第一,对汽车行业的开放过度

  目前中国汽车整车的合资企业有100多家,就是内资企业全倒闭,只留合资企业,也改变不了中国汽车行业散乱差的局面。中国化妆品被外商基本占领,将是汽车行业的前车之鉴,如果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的内资汽车企业垮了,中国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目前国内出现“豪车火小车冷”的逆国际潮流而动的市场趋势,促进了合资和进口车企业发展,却直接打压了内资乘用车企业。

  第二,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丧失

  崇洋迷外在中国成了时髦的事,自认为有爱国心的人,多数也不买内资品牌车,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国企更甚,98%不买内资乘用车,我国与韩国汽车消费者的差距就一目了然。媒体记者每年诬蔑合资企业的文章近200篇,而贬低内资企业的文章成千上万,对汽车消费者进行误导。这就是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原因。

  第三,内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落后

  前几年乘用车内资企业技术质量进步极快,但是今年由于政策退出、市场下滑、工资增长、人民币升值、贷款利率提高、研发费用不断增加、大打价格战,他们的利润基本上被挤光,已无力降价,更无力把增加成本的先进技术装在汽车中,目前没有一家企业敢涨价来提高产品技术水平,这就会加速六大老国企(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以外的内资汽车企业的萎缩,可见经营管理观念必须迅速转变。而六大老国企通过合资发了财,虽然他们计划投资超千亿元,但这是政治任务,他们搞自主品牌起步不久,在一两年内不会形成大气候,无法弥补这两年整体内资乘用车企业的市场下滑,更无法使其他内资乘用车企业效益提高,搞不好还是自我削弱,为外商最后一统中国汽车市场创造条件。

  公车新政成一线生机

  针对国内汽车市场内资企业的困境,乘联会认为唯一的曙光在于新出台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下称细则)。饶达说:“可能政府也感到汽车政策的失误,出台了‘细则’,它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特别是细则规定‘近两年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不低于3%’。目前合资企业都达不到细则规定的这个申报目录企业的条件,最高的不过2%,而内资车企达到5%的不在少数。这样使明年内资企业销量将增加几十万辆。”

  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细则规定仅针对普通公务用车,占公务车30%的中高档乘用车仍然是合资品牌的天下。

  饶达认为:“这个细则如果得到认真执行,可以暂时挽救内资企业,但是不会解除危机。还要把关照合资企业和外商的不合理政策逐步撤销,加上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劳,才会最终化解内资乘用车企业的危机。细则还应扩展到有财政补贴的事业单位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才更有威力,也是十分必要的,但细则执行歪了将是重大灾难。”(记者 霍雨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魏巍】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