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已到,“年终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一份网传“内部PPT”爆出一汽大众“27个月工资年终奖”内幕,让其成为“高薪高福利”的代名词。与此同时,自主品牌企业如比亚迪等的年终奖却被曝为零。就目前已“曝”出的情况看,合资车企普遍很好,年底发20多个月工资的不乏其“人”,而自主品牌企业则整体陷入困境,这还是在合资企业大肆挥霍,本土企业极度压缩开支,包括事关企业前途的研发费用、品牌推广费用后的巨大差异, 实乃冰火两重天。
表面看,企业经济效益好,员工薪酬发得多,无可指责,但是追问一下,为什么在中国市场上,本土自主企业处于水深火热中,而有外资背景的合资企业过得如此滋润?是否中国人就本该受穷、受累,一沾上“洋”气,就立马“鸡犬升天”?如此形成的“马太效应”,将使合资企业越来越豪气,而本土自主企业越来拮据,最后,本土企业逐渐边缘化,直到消亡,合资企业则将工厂遍布全国各地,中国市场成为跨国公司品牌的一统天下。这绝非危言耸听,这个前景正在以加速度向我们走来!
其实这种分野在合资开始就出现了。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自主发展的一汽和东风就常常陷入困境,而赚钱最多、最快的都是合资企业。作为一种“平衡”,政府同样也给予一汽、东风合资机会,于是大家一齐享受这场“合资大餐”。
成立合资企业原本是为了“市场换技术”,但是因为要“高起点”,就只有把跨国公司的成熟产品直接拿到合资企业生产,中国政府对合资公司的要求也仅仅只是“搞好国产化”。不搞产品研发,自然没有市场风险,但也使“市场换技术”成了一张空头支票。在过度保护的中国市场上,合资企业成为只赚不赔的“黄金矿”,作为中国汽车业脊梁的国有大企业,饱食了“合资”的甜头,哪里还有心思搞产品研发?“待我干到400万辆时再搞自主也不迟”,于是大家一同在合资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比赛看谁家建的合资企业多,看谁家的合资企业规模大,在合资一期尚未到期,又匆忙签了下一个30年的合资协议,摆出一副把合资公司永远做下去地架势,合资成了中国汽车业的不归路。
2003年末,退休的一汽老厂长耿昭杰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喊声:“没有自己的品牌,造多少车都是别人的辉煌”,大家终于明白,即使把国产化率做到100%,也还是“来料加工”,“照猫画虎”的组装厂,想依靠生产跨国公司品牌车子而做成“汽车强国”,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直到本世纪初,不被允许合资的本土企业,如吉利、奇瑞等,通过“曲线救国”的办法进入汽车业,自主品牌才破土而出,艰难成长。
2004年“两会”上中国政府将自主品牌确定为国策,国有大企业才慌忙动手,不过“月亮已不是那个月亮,星星也不是那个星星”,合资公司规模已经形成,在市场上羽翼已丰,本土自主品牌失去了最好的发展机会。
对照日韩汽车业的发展路径,日本根本没有建立过合资企业,只是日产把英国的奥斯汀仿了一下,丰田早期不过是个本土造纺织机的“乡镇企业”;韩国现代则是引进三菱技术,自主开发,尽管开始车子做得很差,但终于靠自己能力走了出来,如今跃居全球第五大车企,品牌美誉度也在逐年提升;大宇虽然与通用有过合资,但不久就把通用“赶”走了,上世纪末,因金融危机大宇破产。通用乘机廉价收购大宇,报了一箭之仇。
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如同一个残疾人,离不开跨国公司这条“拐棍”。“合资”看似走了一条捷径,但对中国汽车业而言,不过是“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饮鸩止渴”而已,眼前虽然是企业得了大利,产业却去了未来地发展,国家失去了长远利益。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合资有其合理性,但一合资就是30年、50年,自主发展的锐气全被合资磨掉了。可悲的是至今亡了“羊”还不见补“牢”,听任合资企业无限扩张,大众在中国已经建立了5个工厂,马上还要建第六、第七个工厂,当局是不是打算把中国汽车市场全都拱手送人,让中国市场彻底做跨国公司品牌的殖民地?那些赤胆忠心为跨国公司打天下的人,真的就不怕晚年受良心责备?当然,也许他们身上已经没有了叫做“中国良心”的部件。
本土自主车企面临生死存亡关头,中国汽车合资政策调整迫在眉睫,汽车管理当局再不能装聋作哑,王顾左右而言他了。(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