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南京停车费提高首日 不少车主被高价“吓跑”(3)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2月02日 13:52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车主意见

  “停车一天100多,干脆把工作辞了!”

  众多开车上班族表示“很悲催”

  中心区域停车收费标准提高后,受到影响最大的无疑是那些天天开车上下班的市民,因为他们停车时间越长花费越高。为此,昨天记者采访了这部分车主,他们对于这样的高收费大多表示很“悲催”。

  1、“一天100多,别上班了!”

  “要涨价了?”昨天上午记者在慈悲社遇到吴小姐,她对要执行的新的停车收费标准还不知晓,她告诉记者自己住在江宁将军大道,在新街口华荣大厦上班,平常开车上下班,50分钟左右的车程,车就停在单位附近的慈悲社,一般从早上8:30停到下午5:30下班,一天只付15元的停车费。当记者告诉她按新标准她一天要付一百多元停车费后,她表示很难接受,“那我连班都不用上了,直接辞掉工作在江宁再找一份得了。”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月要在新街口停车20天左右,过去花300多块钱,如果涨到每天一百多,那一个月下来要付2000多元的停车费,再加上油费,“一个月的工资啥都不用干了,光给车子交钱了。”吴小姐说,她前段时间曾坐过公共交通工具上班,但是太不方便了,一开始要先挤上148路或者105路,然后再转乘地铁到单位,“公交车太挤了,我要等上三四辆才能挤上车,倒完地铁到单位要一个多小时,精疲力竭的。”

  2、“看来以后只能坐地铁啦!”

  马小姐在金轮大厦工作,虽然金轮大厦也有地下停车场,包月600元,但是她此前在慈悲社路边停车一天才20元,一个月能省下200元。她告诉记者,如果真要一天一百多元,就不开车了。她说自己家就住在地铁沿线,坐地铁1号线南延线20分钟能到单位,但就是觉得拎着包挤地铁不如开车方便,“这是逼着我不开车,看来以后只能坐地铁啦。”

  3、“只好改停单位的立体车库了!”

  家住河西的王先生在新街口太平洋大厦上班,因为平时要跑业务,开车比较方便,虽然单位也有立体停车场,但是开进开出太麻烦,他索性一直就停在附近的马路边。当他得知以后一天的停车费涨到一百多元时,他很无奈,“如果坐班,我转个公交上班也行,但是要到处跑业务,江宁啊、江北、鼓楼等地儿,不开车是不行的。”他决定以后还是停到单位立体停车场去。

  4、“停车费涨了,车还是得开啊!”

  住在江宁百家湖的陈先生表示不理解,像他这样家在郊区又要到新街口上班的普通上班族很多,平时工作中跑业务“私车公用”很正常,开车成为唯一的选择,如果停车费涨了,他们的生活开支压力太大,很难承受。“但是不停在这儿,还能停在哪儿呢?如果坐公交、转地铁太不方便啦。”他告诉记者:“像我们这样必须开车的,停车费涨了,车还得开,交通还是堵,只是我们掏的钱多了。”

  5、“光提高收费是把车位让给有钱人”

  因状告物价局和机场高速闻名的南京市民黄乃海昨日致电记者,他认为提高中心城区的停车收费不管用。“那些有钱人不会在乎的,这其实是把全民共享的道路资源、停车资源让给了有钱人。”黄乃海认为,光靠涨价不能解决中心城区拥堵的问题,还是实行单双号限行更治本、更公平。一刀切地让普通收入家庭都别开车去新街口,显然不够人性化。

  专家观点

  中心区涨停车费能解决拥堵吗?

  公交变得更方便,市民才会少开车

  从2月1日起,南京市执行新的停车收费标准,中心城区收费大幅提高,道路高于非道路,15分钟内免费,超过1小时要加价……受新政策影响最大的就是新街口等市中心地区。那么,新的收费标准是不是可以治堵?相关专家昨日对新政策给予了支持。

  1、停车费涨价可引导车辆往外停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杨涛对记者说,从国际经验看,世界大城市共同面临机动化如何适应的问题,但一百年来没有一个大城市是通过道路建设来满足小汽车无限制使用的。从短缺经济的理论上来讲,必须采用行政的、技术的、经济的多重杠杆来调节需求。杨涛说,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就是采用差别化的经济调控手段来调节人们对小汽车的需求,引导车辆少往中心区开,往路外、城外分流。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博导过秀教授认为,目前南京的停车资源紧张主要就表现在,白天的道路资源有限、中心城区停车资源有限,实施累进收费将使停车资源最大化利用。以前一个车位只能停一次,周转率如果得到提高,可以停6-8次,那么就可以很好地改善停车资源不足的矛盾。

  2、私家车不应作为基本出行方式

  东大交通学院博导过秀教授还指出,我们国家停车难是个普遍现象,私家车主在家里要有停车位,去上班8个小时都停在单位,单位也要有停车位,出去办事又有停车泊位的需求,一辆私家车要有2点几个泊位的需求。而在国外,私家车泊位供给率只有1点几个,往往只有家里有,上班是用公交来实现的。“我们私家车的用途本来就应当调节,私家车应当主要是作为休闲、旅游等活动的交通工具,而不是基本出行方式。”

  而与此次停车收费标准调整相配套的是,相关部门也对全市停车场配置进行了规划。杨涛介绍,此次在配建标准制定时体现了差别化,中心区的配建标准就比周边低,这是与国外接轨的。

  “我们现在城市中心区在高强度开发中,要更多地让大家选择地铁,地铁周边应减少停车位供应,道路已经饱和。比如新街口反而应当减少停车位的供应。中心区就是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地铁,通过价格杠杆,抑制私家车发展。”

  3、公交变得更方便,人们才会自觉少开车

  过秀教授向记者表示,现在南京新街口的地铁和公共交通已经基本覆盖,但山西路和夫子庙骨干型的交通网络还没形成。只有某一种交通方式比私家车更方便,时间上更节约时,人们才会自觉转移到这种交通方式上去。当然,目前一下子要使这些地区提高公共交通比例还是有困难的,但是新的停车收费办法至少可以使规划建设者去探索新的模式。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