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探寻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之路(3)
汽车与环境
【背景】
由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3月1日起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此外,浙江省将率先开始空气质量监测。相关环境治理政策的出台对众多产生空气污染源的企业、特别是全国100多家汽车整车厂和上万家汽车零配件制造厂来说,已形成了“山雨欲来风满楼”般的舆论压力和社会责任压力。
【观点】
根据目前广受百姓关注的PM2.5空气质量和车内空气质量污染日趋严重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今年两会上带来了一份《关于提升车内空气质量、防范车内环境污染的提案》。他在提案中建议:各地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机抅,对于各地的检测机构必须要通过国家的资质认证,能够出具国家认可和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同时,要加快推进《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由推荐标准向强制性标准的转变。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南岭村居委会主任张育彪则建议,在PM2.5污染比较严重的大城市,实行汽车限购以控制机动车无限增长。张育彪认为,近期内通过政策杠杆调控汽车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已成当务之急。
【点评】
由于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引发了诸多问题,交通拥堵、停车紧张、公交系统改革、道路交通建设等。PM2.5颗粒检测和城市空气污染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而车内空气有毒气体的超标,其对人体的损害远超于空气污染及PM2.5。要健康,还是要出行舒适和便利?美好的汽车梦刚刚实现了几年,中国人不得不认真掂量起汽车给一座城市、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福与祸。
兼并重组
【背景】
国务院前不久发布的工业升级转型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实行兼并重组,将前10家汽车企业的产业集中度提升到90%以上,并打造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企业集团。目前中国有100多家整车制造企业,规模上不来,竞争力上不去,最大的汽车制造国没有造就出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集团,没有带动出一批国际知名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中国汽车产业散、乱、弱、小的格局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观点】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12年主要任务时,他表示,今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温家宝说,要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李维斗建议大力推动产业战略重组,提高汽车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他认为,发改委、工信部应加强产业的高层规划,并与国资委共同推进汽车集团的跨地区、跨所有制整合,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严格新企业、新项目审批,暂停对已在中国境内建立一家合资生产企业的外资企业再次申请合资项目的审批。
【点评】
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并未产生与之相称的大汽车集团。中国的汽车市场是块“唐僧肉”,一方面跨国汽车企业不遗余力地抢滩中国,另一方面全国有17个省21个市将汽车作为支柱产业,使出浑身解数争夺汽车企业落户。国家新的产业政策指出,兼并重组是结构调整的重点,如何实现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记者 杨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