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堵心的车展 堵心车市
但凡和北京交通放在一起的,一定不是让人舒心的事。
第12届北京国际车展在管理上延续了往届的混乱。媒体日当天,现场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拥有媒体身份的只占少数。女记者勇斗小偷展示的强悍成为媒体日最具讽刺意味的花边新闻。源于各种访谈和论坛活动的密集,厂家的高管们也被“绑架”,人人一脸疲惫。
堵心的车展背后还有堵心的车市。
在一季度产销同比下降1.83%和3.40%之后,负增长这个过去只是“狼来了”的寓言警示已经成为现实。业界依然不愿意正视这个现实,从过去几年30%、40%的高速增长忽然180度转弯,向负增长快速滑落,所有人都没有做好准备。
车企老总们和多数媒体的盖棺论定是低速增长,最“坦诚”的描述是“微增长”,但绝对只是在“增长”范畴里的措辞。多数车企掌门人的预测是未来几年中国市场会保持5%~10%的销售增长,并强调“个别月份或年份会出现波动”。
为什么鲜有唱衰的车企掌门人?
一个原因是经验主义论。能够创造奇迹的中国车市怎么能唱衰呢?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按照千人保有量的国际评价标准,中国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不提继续高歌猛进已经是保守的说法了。
第二个原因是信赖政府论。2009年、2010年,当全球车市饱受金融危机煎熬苦苦支撑的时候,中国车市一枝独秀,增幅甚至超过前几年,其原因是政府的积极救市。汽车产业已经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政府一定会为这个产业保驾护航。在与笔者沟通的诸多车企大佬中,不少人都赞同这一观点。
第三个原因是业绩需要论。车企掌门人的全球攻略中,唯一能带来更大业绩提升的只有中国市场。为此,多数车企都已经开始实施激进的产能扩张计划,动辄就是百万辆产能,连奥迪这样的高档车品牌也制定了2015年在华70万辆的产能。箭已经射出去了,怎么还能收回来,因此老总们只能咬紧牙关说,中国市场一定会继续增长下去。
车展前夕,东风汽车将各板块的一把手召回总部,进行了一场市场缩水后的压力测试。在销量下滑的幅度不断提升后,要求老总们提出相应的策略,底线是生存下去。
东风汽车的这一举措是值得赞赏的。中国汽车市场必然将经历大浪淘沙,只有真正未雨绸缪,知道底线,积极谋求量变到质变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车展期间,在诸多老总的访谈中,我最推崇的是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这位带领奇瑞创造过奇迹,也遭受过挫折的车企老总变得理性和务实。他说:“做对产品,做好产品,做精产品。这个话的背后支持就是体系,必须围绕品牌来建立体系,聚合资源平台。那些只有理想而没有系统性开发的企业迟早要完蛋。”
如何让车展、车市、北京交通不堵心,也需要理性和务实指导思想下的体系保障。疲于奔命的规模绝对论、数量绝对论只能换来灾难,一如北京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