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明后两天济南交通晚高峰提前到4点

2012年09月27日 10:20 来源:大众网 参与互动(0)

  中秋、国庆双节前的最后一周,济南各条道路几乎变成马路停车场。从交警部门监控来看,节前一周,中心城区每天多次出现交通流量高峰,并且晚高峰延续到8点以后。根据预计,经十路交通流量将趋于饱和,9月28日、29日将迎来流量最高峰。

  记者 吴永功

  直观感受 市区堵成一锅粥,开车不如步行快

  9月25日下午4点10分,当记者驾车从解放桥沿历山路南行时,宽敞的历山路几乎变成马路停车场,特别是一家大型综合超市附近,购物的车辆进进出出,更是加剧了拥堵。到达文化东路时,1300米路段,走走停停一共耗时20分钟,还不如步行快。

  26日下午4点,和平路与燕子山路路口堵成“一锅粥”,路口四个方向全面压车。公交车挤在滚滚车流里,缓慢移动,汽车鸣笛声响成一片。虽然交警极力疏导,然而收效并不十分明显。

  “22日以后,济南市区道路开始明显感受到交通压力,堵车的路段越来越多。”一名交警人士告诉记者,从9月22日至今,从视频巡检系统和执勤的直观感受来看,市区道路开始呈现极度拥堵的状况。“外地车来济南走亲访友,以及本地车的流动,对于拥堵的出现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本市机动车保有量连年上涨,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这种拥堵。交警部门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机动车12万辆,保守估计今年可能会突破20万辆。“大量新车上路,节日前难免走动,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伴随着拥堵,车辆刮擦现象也表现出上升趋势,交通变得十分脆弱。“越是拥堵越着急,越是着急越容易出事故。”交警分析说,23日晚高峰时段,在长途汽车站附近,一个刮擦事故,导致整条路段几乎瘫痪,并进而影响到几条主干路,耗时一个多小时才恢复。

  时间分布 一天多次流量高峰,28日29日将现峰顶

  作为中心城区,历下区交通出行总量比较集中。今年双节来临前一周左右,从具体交通流量数据及近期的情报信息研判,节前一周,早高峰与上午平峰的交通流量已经没有明显变化:7时30分至8时30分为早高峰期间,8时30分至9时30分流量稍减,但不明显。上午9时30分至中午12时出现新的流量高峰,以外地来济走访和本地探亲访友交通为主。而且,晚高峰提前到下午4点左右开始,延续到晚7点左右结束;25日晚间,部分重点路段的流量高峰延续到晚8点15分。

  此外,20点至22点,在市区城市综合体、大型购物场所、超市、娱乐服务场所集中的路段再次出现流量高峰。根据预计,9月24日至29日为节前流量高峰时段,预计9月28日、29日为流量最高峰。其中,9月29日下午及夜间12时前后,可能出现出城流量高峰。

  空间拥堵 经十路可能出现流量超饱和状态

  在中心城区,经十路作为城市主动脉,是连接东、西高速路的主通道。根据交警部门预计,经十路节前流量将大幅上升,“高峰期可能出现流量超饱和状态,且持续时间较长。”

  除了经十路主干道之外,中心城区各大商业区周边,交通流量将大幅上升。交警预测,恒隆、银座、贵和等大型购物中心,以及银广地下、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华联等大型超市周边的交通流量,以及党政机关及其单位宿舍区周边交通流量,将明显增大。

  交警支招 驾车外出,10点前出行为佳

  早晨时段全市道路路况较好,10点以后交通流量开始增加,“我们建议市民朋友,如果驾车购物、游玩、走访,在10时前出行最佳。”交警表示,根据往年流量数据分析研判,并对可能出现的交通流量高峰进行总体评估后,建议市民错峰出行。如果确实遇有道路拥堵时,一定要克制浮躁情绪,不要盲目超车和逆向行驶,尽量采取路口右转绕行拥堵路段的方式行驶,遇到没有左转信号灯的路口,左转时采取转大弯的方式,避免与直行车辆交叉。

  “由于外出旅游及购物车辆较多,我们建议市民出行尽量采取公共交通方式,以避免因交通流量大而影响您的时间。”交警建议外地来济游客,尽量将车辆停放在住宿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商业区。

【编辑:吕思言】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