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陌生订单绝配京东冷漠态度

2018年06月05日 15:13 来源:红网 参与互动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近日,京东商城用户吴先生发现,自己的京东账号近一周内突然增加多笔订单,而这些订单都非他本人消费。由于每笔订单保存下的收货人和联系人吴先生都不认识,于是他紧急联系了京东客服,京东方面给的答复是,吴先生关联京东账号的QQ号疑似泄露,导致京东账号被人盗用。由于解释缺乏“合理性”,所以不但没有解决吴先生的疑问,反而加深了当事人对信息泄露的更多顾虑。

  毫无疑问,这一答复有点差强人意,看似“有理有据”,实则经不起推敲。从操作方法来看,QQ账号泄露导致京东账号被人盗用绝非没有可能,但从合理性来看,为何盗号之人会“蠢”到盗号去购物,甚至留下个人信息,其中还包括购物必须的收货住址和联系电话?再退一步说,就算是盗号购物,为何吴先生的银行账号并无任何交易记录?所谓的盗号之人如此大费周章,却无任何实质性获利,这种不能自洽的逻辑,打脸的只能是京东客服。

  值得追问的是,京东客服面对客户账户上发生的“离奇”事件,为何不等彻查完真相再予以回复,而是匆匆以事件的“可能原因”和象征性的“补救措施”加以搪塞?这是员工工作态度的不负责,还是背后存在见不得人的“利益猫腻”?在人们越来越注重隐私的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这也是法律层面大力保护的方面。面临用户关于隐私方面的诉求,一个大公司却不进行积极自查,而是展示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应对姿态,这不得不来让人怀疑其是在推诿扯皮、变相抵赖。

  这种质疑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16年底,京东就曾发生过一起大规模的信息泄露事件,当时京东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京东黑板报”也发布了相关声明,从官方层面确认了这起事件的真实性。但和本事件如出一辙的是,京东当时的官方回应仍然是避重就轻,逻辑混乱,只是说明“完成了系统修复”,并愿意“联合警方进行坚决的打击”,而丝毫没有提及自身在此次事件中的重大责任,更没有给出有效的弥补措施和解决方法。

  不得不指出,近些年来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在黑市上肆无忌惮地流动,很多人感同身受的数据直痛,与一些大公司的隐私保护不到位,细节处理不及时,发现问题不作为不无关系。而且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缺陷,更是意识的缺位和责任的缺失,甚至还夹杂着人性的贪婪和利益的谋取。

  回到这起事件,京东方面显然秉持了不负责任的一贯作风,不仅没有从之前的“用户隐私数据泄漏”中吸取经验,裨补阙漏,而且在面对新出现的隐私泄露问题时缺乏应对措施和自省意识。试想,对于一个拥有庞大用户的公司,竟然没有保护客户信息的习惯和保护客户隐私的敏锐,用户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怎能不大打折扣?

  一个公司要想发展的好,必须真正取得用户的信任,切不可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不去自我纠正。对于账号被盗的可能,一般包括用户自身原因泄露、黑客撞库、系统漏洞和出现内鬼。从当事人采用“排除法”的考证历程不难发现,最有可能的原因还是系统漏洞和出现内鬼。由于用户方面存在技术劣势,很难找到真正有效的证据链,但倘若电商以此为“优势”,不去积极自查,失去的还是用户的心。

  必须指出,为杜绝电商平台“不见棺材不落泪”,防止隐私保护不作为,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对公民隐私信息的保护,对于目前互联网行业的“黑色产业”始终持坚决打击的态度。此次事件虽然没有对当事人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但不明不白的信息泄露已经显露出可怕的马脚,作为电商平台,显然不能置身事外,而应该积极配合用户查明原因,该赔偿赔偿,该认错认错,给公众一个合情合理的答复。如果仍保持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相关部门就不能坐视不管,必须依法介入调查,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严肃问责。

  文/小近德

【编辑:魏巍】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