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北京市向千余名残疾儿童提供个性化助学服务

北京市向千余名残疾儿童提供个性化助学服务

2019年12月03日 17:01 来源:雷竟技平台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网12月3日电 对于重度肢残、智残等类型的残疾儿童家庭来说,孩子上学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帮助残障儿童享受就学便利,北京市残联采取切实措施,实施为残障儿童提供助学服务的政府实事项目。截至止到2019年11月底,北京市已为超过1000名残疾学生提供了针对性的助学服务。

图为东城区残联、东城区特教研中心、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东城区培智学校联合举办的“温暖助学”2019年东城区残疾学生集中评估咨询会。
图为东城区残联、东城区特教研中心、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东城区培智学校联合举办的“温暖助学”2019年东城区残疾学生集中评估咨询会。

  2019年5月,北京市残联会同北京市教委制定了《2019年残疾学生助学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满足残疾学生个性化需求,全面落实残疾学生康复服务、辅具器具配发、助学资金补贴等惠民政策,为残疾学生就学提供支持保障。

  在各区随后持续举办的面向残疾学生的助学服务咨询活动和上门服务中,残联在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鼓励符合残疾评定标准的学生办理办理《残疾人证》,并通过评估,为残疾学生建立个性化助学服务档案,按照现行惠残服务政策,辅助残疾学生申请康复服务、辅助器具申购、家庭无障碍改造,并结合残疾学生个性化需求,开展校园融合、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和家长培训等丰富多彩的助学服务。

  集中咨询评估 搭建助学平台

  近年来,由于各方的努力,北京市残疾学生入学率已达到99%,融合教育比例也达到70%,但仍有部分残疾学生在接受融合教育方面存在障碍,需要得到个性化的政策支持和专业化服务。为此,北京市残联联合市教委,通过上门助学、集中助学和分散助学措施,为至少1000名残疾学生进行了需求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提供了精准助学服务。

  从2019年5月开始,北京市残联和市教委共同在西城、朝阳、房山等区开展了一系列集中助学服务活动中,残联工作人员为残疾学生家长介绍了相关政策、服务内容和办理流程,开始了深入了解残疾人个案情况,进行针对性评估的具体工作。

  各区残联与教育部门协调配合,搭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平台,通过多种渠道、不同形式让家长了解项目专项服务内容,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残疾学生需求,进行精准评估,落实各项需求。针对各类儿童的具体情况,各区工作人员如实记录,持续跟踪,及时评估,推动了残疾儿童他获得辅具器具和融合入学的机会。

  明确服务形式 满足多层次需求

  为保障实事项目落实,北京市成立了市、区级政府实事助学项目工作推进组,指定了专人负责,做到人员、责任“双落实”。设计印制了《2019年残疾学生助学服务学生档案》《助学服务项目实施工作手册》《助学服务项目政策宣传手册》近万册,为项目落实打下基础。

  在服务方式上,根据服务对象不同,采取了上门助学服务、集中助学服务和分散助学服务三种形式。上门助学服务主要是对接受送教上门的残疾程度较重的残疾学生提供上门问需评估服务;集中助学服务主要是对在特殊教育学校和融合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集中开展政策宣传,评估对接服务;分散助学服务主要是对未能参加集中助学的各类残疾学生提供入户服务。实事项目实施以来,包括残疾学生、家长、教师、残疾人工作者在内,有5300余人次参与了助学服务项目,开展各类服务活动达1155次,举办“温暖助学——2019年残疾学生助学服务项目评估咨询会”30场。

  建立服务档案 实现全程追踪

  通过助学实事项目开展,为每名接受服务的残疾学生建立个性化助学服务档案,将个人基本信息、政策需求评估、服务情况落实等都记录到档案中,通过“一人一案”实现残疾学生助学服务全程记录可追踪。截至目前,助学项目为1051名残疾学生对接各项政策并建立了助学服务档案,得到了残疾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和肯定。

  探索长效机制 推动成果转化

  北京市的助残活动探索长效机制,通过项目统筹实施,让辅助性、支持性政策保障更好地贯穿残疾学生就学的各个阶段,同时,北京市残联正在把个性化助学服务档案信息化,建立助学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与教育部门共享残疾学生个性化服务信息,为残疾学生学业及职业生涯提供有可参考价值的依据。

  北京教科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副教研员张天玲介绍:“以康复服务为例,有些家长对于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康复服务、去什么机构、能享受什么政策福利并不清楚,通过2019年残疾学生助学服务项目,家长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根据实施方案,残疾学生助学服务项目覆盖的学龄段从学龄前一直到大学,照顾到智障、视听障碍、肢体残疾等各种残疾类型,在教育、康复服务、辅具适配、居家无障碍改造等方面为残疾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助学服务。

【编辑:张楷欣】

产经频道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雷竟技平台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雷电竞下载官网 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