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目标,在未来的10年中,我国粮食单产增幅要比“十五”到“十一五”期间提高50%。“但是,由于我国已经连续多年主要靠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品投入量实现粮食增产,受报酬递减率作用,这些措施今后将难以奏效。”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张维理向本刊记者强调说,“准确了解和掌握全国耕地土壤质量状况,科学制定政策、不断创新耕地保育技术,提高耕地土壤质量,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实现藏粮于土,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她认为,造成我国耕地质量下降,技术层面的最大问题是缺少适合我国农村和农民使用的耕地保育技术。
在受访专家看来,由于多年来我国对耕地保育技术研究重视不够,尤其是用于了解各项技术在不同地区应用效果和条件所必需的田间试验欠缺,因而,各地至今难以为农民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提供科学性强而又易于操作的区域性技术措施与规范,如农田土壤培肥与养分管理,减耕、免耕、秸秆还田等土壤耕作技术,农田轮作、间套作技术、中低产田综合改良技术,复垦、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农民主要靠自己摸索,造成耕地管理方式与技术措施不合理现象普遍。
张维理介绍,国内外多年实践经验证明,与种子、化肥、农药等可以物化的农业技术不同,提升耕地质量的主要技术是养地技术,即:建立便于各地农民广泛采用的分区、分类、量化耕地保育技术标准与规程,而建立耕地保育分区指标与技术规程需要进行多年、多点的大田试验。但目前,我国耕地保育技术研究实施期限较短,研究主题切换快,导致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延续性,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尚未成熟就停了下来。由于技术成熟度不够,难以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造成我国各地提高耕地质量的技术储备严重短缺,而各专业领域业务分工日趋笼统和模糊,不仅造成低水平重复,专业人才断档问题也日渐显现。
据张维理介绍,为提升耕地质量,很多国家不仅十分重视耕地保育技术的持续创新,还十分重视对耕地土壤质量进行周期性的调查,以准确掌握土壤肥力质量、环境质量与健康质量状况与变化,为农业、环境、经济等领域技术与管理方式的创新提供基础。
她告诉本刊记者,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耕地质量调查基本依托公益性专业科研院所,由训练有素的土壤科学工作者完成,对于一些调查覆盖区域大、工作量大的全国性调查,则通过建立协作网,组织各地区土壤及相关院校科研人员共同实施。其优点是调查质量有保障,调查结果有专业科研机构保存,可长期供相关部门或全社会查询与使用。而“我国目前进行的全国性的土壤调查主要由专业部委直接牵头,通过中央、省、县各级行政组织,逐级组织和实施,虽然在较短时间完成了全国范围的调查,但缺点是我国省、县级行政部门拥有的专业技术力量有限,由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国性专题调查在项目实施后期,各地临时抽调人员大量撤出,或多或少都存在由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调查结果难以深加工的问题,更缺少机构稳定的国家级专业科研院所长期负责,对调查资料进行保存并持续提供各部门查询、利用。”
“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投入数亿元,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但调查结束后,项目办解散,调查资料分散存留各地,不仅难以调用,20多年来丢失也很严重,全部成果一直难以提供给各部门或全社会使用。”张维理说。
针对上述问题,受访专家建议,要尽快建立适合不同地区农业自然和经济条件的耕地质量分区管理技术措施与规范,完成全面反映耕地质量的土、水、气、生物信息快速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决策于一体的土壤质量信息化管理技术体系,尽快建立土壤质量变化预警体系。
张维理还建议尽快启动国家级与各省专业科研院所的协作网,恢复全国肥料效益与土壤质量监测试验网;建立以全国耕地土壤长期定位监测试验为核心的开放式“土壤质量和肥料效应监测试验站网”,进行全国土壤质量状况评价、预估和信息发布,提供及时有效地支持国家和区域性农业生产、化肥工业、耕地资源管理和经济持续发展等宏观决策依据,并在各监测基地之间以及与国家其他野外观测站间,做到信息共享。
据本刊记者了解,耕地质量的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在“十一五”期间也已经启动了相关的科研计划,“中国1:5万土壤图籍编撰与高精度数字土壤构建”2006年被列入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大项目,目的是为实现耕地资源按质管理和制定各项农业、农村政策提供依据,“十一五”期间我国已完成全国一半地区的高精度数字土壤建设。有关专家希望这类项目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延续性。(孙英兰)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