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灵敏的资本大鳄正在将触角伸向中国文化产业的最核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即PE,以下简称私募基金)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业投资中一股新兴力量,它们的迅速崛起受到业界广泛关注。继互联网、IT和新兴能源之后,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业,正在成为PE们竞相追逐的一个新领域。
近期,随着《哈利波特7》、《赵氏孤儿》、《大笑江湖》等作品相继登陆各大影院,一年一度最火爆的贺岁档大战提前拉开序幕。一部电影撑起了华谊兄弟一整年的业绩,这样的成绩让众多影视业内人士惊叹的同时,也引起了非影视业金融投资者的关注。据了解,目前已有IDG新媒体基金、中华电影基金、红杉资本、软银、A3国际亚洲电影基金、“铁池”私募电影基金等多只基金参与到影视产业的投资中。
2010年9月,由中国建设银行与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倡导发起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中国影视出版产业投资基金,目前,该基金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募集工作,总募集规模不超过20亿元。作为涉足文化产业的生力军,该基金将主要投资于广播影视、动漫产业等。
文化产业成为赚钱的沃土
7年管理期限20%的预期收益
《2010年中国电影产业投资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2005-2009年中国电影产业共发生私募股权投资事件28起,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985万美元。业内人士称,其资金流入的趋势显示了其避险需求,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电影避险能力正在逐年加强。
根据最新票房数字计算,《唐山大地震》可为华谊兄弟带来7700万元的净利润。如果加上电影的植入广告收入和后继的版权收入,相信该影片带来的利润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2009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60亿元,增长43%。受到影视作品可催生高额利润的巨大吸引,不少私募基金开始将橄榄枝伸向国内影视行业,而在此之前,国内影视业和基金投资的接触大多来自于像中国电影基金会此类公募基金。
7年管理期限20%的预期收益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的曹先生是“中国影视出版产业投资基金”募集筹备的联络人之一。商报记者在与他的电话联络中,大致了解了该基金的基本情况。
中国影视文化出版产业投资基金,存续期限为7年,基金通过对文化行业非上市企业进行直接股权投资及从事其他法律、法规许可的投资活动。该基金原则上不直接进行项目投资,即直接投资于电影本身,因为从市场角度来看,这样做的风险较大,收益很难得到保证。
“当然有好的电影制作团队,好的剧本,也不排除我们直接投资电影的打算。”曹先生说。
对于基金今后的发展前景,曹先生是这样认为的:“文化产业目前已经步入一个上升通道,股权基金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通过该基金的运作,将两个产业进行有机结合管理,对于基金今后的回报将是一种利好。”
据了解,按照该基金的募集说明书,基金采取浮动收益,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0%。“不过这都需要根据当年的投资情况来看,20%只是一个预估,有可能更高,也有可能达不到,甚至亏损。”曹先生说。
目前,该基金已经基本募集完毕,进入运作筹备期。如果有投资者还想参与其中的话,可以作为股东形式加入,门槛是500万元人民币。
中资刚起步外资已蛰伏
温州路演老板们兴趣浓厚
在国内,私募股权投资涉足文化影视行业,已有星火燎原之势。
2010年6月,由幸福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孟晓苏牵头组建的汇力星影中国影视基金成立,目前该基金已确定投资了《武当》、《四季之旅》、《巨额交易》和《密室之不可告人》等电影项目。
而对于投资影视文化产业最有心得、影响最大的PE当属“一壹基金”。2009年,作为国内首只影视私募基金的“一壹影视文化股权投资基金”,其管理团队曾经先后参与投资、制作的作品包括《建国大业》、《色戒》、《英雄》、《没完没了》、《甲方乙方》、《头文字D》等华语电影优秀作品,在业内留下了不错的口碑。
据了解,以影视文化产业为投资方向的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国内还属于初级阶段,经验尚浅。而在欧美国家,私募股权基金早已成为影视行业重要的融资途径,并在产业整合、升级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正当国内私募基金大肆进军娱乐圈时,许多外资私募基金却在中国影视业市场悄然埋伏多年。其中,由数名曾是哥伦比亚、华纳兄弟等电影公司华人经理人担当管理层的“铁池电影私募基金”早在2006年便宣布进入中国,计划五年投资拍摄20到30部中国电影。其资金来源为美国专门投资电影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Endgame,资金规模高达十亿美元。现阶段铁池电影PE主要投资一些小成本电影,主要力量还是在加强行业积累和人才队伍建设。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