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湖南天舟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148.SZ,下称“天舟文化”)首次公开发行A股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挂牌交易。天舟文化主要从事青少年图书的策划、设计、制作与发行业务,被称为“中国图书出版发行行业民企第一股”。
在中国图书出版发行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下,天舟文化的上市,无疑搅动了该行业的“一池春水”。天舟文化缘何能打开图书出版发行行业民营资本“有序进入”资本市场的“第一扇窗”?
“摆报摊理论”
肖志鸿,1954年5月生,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高桥镇人。他年轻时以木匠活为生,人称“肖木匠”,据说手艺不错。
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肖志鸿举债在当时全国四大书市之一的长沙黄泥街创立了“长沙文化书社”,开始图书发行工作,在这里掘得了“第一桶金”。
1987年前后,肖志鸿从黄泥街抽身,相继在湖南省邮政报刊发行局、湖南省报刊发行局、广东外文书店、广东新世纪出版社等单位从事图书发行工作,这些履历亦为他积累了经验与人脉。
天舟文化的公开资料显示:肖志鸿及其关联方持有湖南天鸿投资集团(下称“天鸿投资”)100%股权,天鸿投资除持有天舟文化87.29%股权外,还控股鸿发印务、天能机电等公司。至2010年6月,天鸿投资总资产4.4亿元,净资产1.3亿元。
1999年成立的鸿发印务公司,是肖志鸿的第一个实体。
据了解,肖志鸿在任湖南某报刊发行局发行部主任期间,成功将报刊发行局扭亏为盈,该局的一位老领导恳切地对他说:“肖伢子,按政策,你既不能享受分房,也没有福利,我们就借给你100万元短期借款,你再去筹点,办个印刷厂吧。”
鸿发印务很快组建。在发明了一个所谓的“报摊理论”后,肖志鸿当起了鸿发印务的“甩手掌柜”,自己仍浸淫于出版发行中。
简言之,“报摊理论”就是:摆一个报摊由自己经营,可产生一定利润;如果设定某种绩效或股权等激励机制,在具备一定资金实力、风险可控基础上,聘数人摆若干报摊,将部分利润与别人分享,能获取更多回报。
以后,肖志鸿将他的“报摊理论”延伸至出版发行、房地产、机电、担保、茶叶、商贸等领域,收益同样丰厚。
回头看,“报摊理论”不过是较早地引入了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股份制或者职业经理人的制度而已,但肖志鸿将其发挥到极致。据悉,对于天鸿投资的旗下子公司,除战略外,肖志鸿一概不管,“连高管的电话,他一天难得接几个”。
“就职业经理人而言,我认为,意图、价值的实现远比薪酬的体现更重要。”天鸿投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董事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称,有的民企发展至一定阶段后,负责人便“耳朵失聪”,他认为你不会比他更成功,那么你就必须按他的办,“路哪能只有上坡?成功哪能没有阶段性?而肖志鸿是一个能够改变自己的合作者。”
文化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肖志鸿为何对图书出版发行行业情有独钟?
“浸泡在这个行业,可补憾(弥补少年无书可读之憾);行业事关育人工作,可立德;产业发掘空间大,可整合中华民族的优势文化资源,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肖志鸿曾在私下场合称,要致力于成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长期以来,出版发行行业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深水区”,出版资源行政化配置,国有股“一股独大”,民营资本只能谨慎地游离在出版社与新华书店的边缘,躲在“大鱼”身后捕捉“鱼虾”。
民营资本鲜少关注这种“小打小闹”的行业。当黄泥街的书贩一批接一批“收摊改行”后,肖志鸿仍留了下来,扎根图书出版发行行业近30年。
格局悄然变化,轰轰烈烈的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肖志鸿看到了希望,充满活力与个性的“文化湘军”的管理者也看到了机会。
湖南省规模最大的民营图书企业、全国具有总发行资质的18家民营发行商之一、全国十大民营书业实力机构、第一个捧走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项“中国政府出版奖”的民营企业……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正是需要天舟文化这样的“试验田”吗?
2007年左右,在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新闻出版局的指导与严格把脉下,天舟文化进入股份制改造,吹响进军IPO的号角。
湖南省委宣传部一位要求匿名的官员对《中国经周刊》说,那个时候,省委宣传部一只手推国企中南传媒(股票代码:601098.SH,2010年10月28日上市)的改制,一只手推民企天舟文化的上市,“在波澜壮阔的文化体制改革中,需要这样的排头兵来示范!”
“对手不是中南传媒”
天舟文化跨入资本市场,得益于国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东风。但成立于2003年的天舟文化,还以较快的成长速度与较好的业务模式得到了市场与监管方的认可。
天舟文化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三年一期”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044万元、9162万元、1.31亿、979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166万元、1510万元、2038万元、1639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了40%以上的增速,且最近三年的平均毛利率超过同行业上市公司10%左右。
天舟文化的另一亮点是创新了运营模式。中国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一般模式为:作者完成作品生产后向出版社投稿,出版社完成编辑、出版印刷,再交书店销售。在此模式下,发行企业不从事内容策划,出版企业没有营销网络,各环节相互独立,容易造成上游的内容创作与下游的市场需求脱节。
而天舟文化的做法是“策、产、销”一体化运营,基本环节为:强化市场调研,发掘市场需求题材,选择合作出版社出版,市场推广与营销,网络监控市场。在此运营模式下,天舟文化成功推出了《冒险小王子》、《阅读点亮童年》系列少儿图书及“红魔英语”、“天舟学练王”等教辅材料;近年策划发行的陆天明作品《命运》,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等大奖;最近3年,天舟文化年均发行图书3000多万册。
但让部分投资者担忧的是,天舟文化与湖南最大图书出版商、国内第二大传媒控股集团中南传媒所从事的经营活动“相似性颇多”。在条块分割、地域性极强的图书出版发行行业中,是做同一山头的“老虎”,还是成为“大鱼”身后的“小鱼”?
此次,天舟文化发行1900万股股票,募集到约4亿元资金,主要投到“内容策划与图书发行”、“管理信息和出版创意平台建设”等“策、产、销”一体化的经营上,再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收购部分优秀的图书策划企业和工作室。
天舟文化认为自己的“对手”不是中南传媒,他们的目标是出版发行行业的细分市场。( 曹昌)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